小池知青去哪儿了?

春天来了,林东召集人开始在村里忙起来了。所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现在就要忙起来了。

春季,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无疑是农民们最为忙碌的时候。因为它不仅是播种的黄金时节,也是耕田作业的关键阶段。

在广袤无垠的田野之上,农民们辛勤地劳作着。首先,他们要对土地进行翻松处理,将那沉睡了一冬的土地唤醒,让其变得松软而肥沃,以便种子能够顺利扎根生长。接着便是播种环节,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着丰收的期望被小心翼翼地撒入泥土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杂草也开始肆意生长起来。于是,除草便成了当务之急,只有及时清除这些杂草,才能保证农作物拥有充足的养分和空间茁壮成长。与此同时,清理沟渠也是一项重要工作,畅通无阻的沟渠可以有效地引流灌溉春水,从而确保土壤始终保持足够的水分。

除了上述工作之外,积肥和送肥同样不可或缺。通过积攒有机肥料并合理施用到农田里,可以大大提升土壤的肥力,为农作物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支持。

当完成了春耕、春播以及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之后,接下来就是细致入微的间苗、松土和除草操作了。这看似简单的步骤却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耐心,稍有疏忽就可能影响到农作物的长势。

有时候,干旱天气会不期而至,此时抗旱又成为了摆在农民面前的一道难题。他们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保障农作物的用水需求,比如挖掘深井、引水灌溉等等。此外,适时追加化肥对于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田间,还经常能看到农民们忙碌地拢苗,细心呵护着那些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最后,给小麦浇水更是不能马虎大意,只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让小麦茁壮成长。

就这样,经过整个春天的辛勤耕耘,终于迎来了夏天。这时,夏收的大幕缓缓拉开,金黄色的麦浪随风翻滚,农民们满心欢喜地收获着自己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成果——成熟的小麦。紧接着,便是紧张有序的打场工作,将收割下来的小麦进行脱粒晾晒。

进入秋季后,虽然不像春夏那样繁忙,但庄稼的管理依然不容忽视。继续做好积肥工作(如沤制清蒿),为来年的农业生产储备足够的肥料资源。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庄稼的生长状况,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秋粮能够稳产高产。

(以上都是网上查询到的,具体的我也记不清。虽然我记得我应该也下过地。)

总之从现在开始他们就要忙起来了。只听大队长林东在稻场开始了他每次都会说的发言,鼓励村民们好好上工,来年过个好年。

这个时候他们突然发现大队长新娶的媳妇——小池知青竟然没有来。

“咦,小池知青呢?怎么没来?”王大婶好奇的问着身旁的人。

余婶却说:“不太清楚,好像这个冬天她都没有出来。可能是太冷了就没出来?”

“那不对啊”王大婶觉得不对,去年这个时候,小池知青可是来了。“难道生病了?”

余婶:“这天那么冷,的确有可能病了。”

王源听了也觉得稀奇,因为自从入冬后他就没怎么见过池虞了,但他知道池虞要是生病了,大队长就不会在这儿给村里人总动员了,他该着急忙慌的送池虞去医院了。毕竟他已经见过大队长为了池虞一口吃的,拿野鸡就为了换一个做鸡的菜谱。王源眼珠一转,决定下工后就去看看。据说沈深明天就要回来了,他刚好去问问池虞要不要一起去接沈深。之前他吃了不少沈深做的鸡鸭鱼。这几天天气还不是很暖和,地里的活也就是锄地,不干也是可以。不过等过几天就不行了,那就是正式开工了,谁都不能躲闲。

林东在动员大会后,又给村民们分了分工种,就把事情先交给副队长王阳,自己先回去看看。池虞的肚子大了,人却不安分起来,最近又在捣鼓她的暗器。林东怕她忘了吃饭时间,每天都会去叫她吃饭。

看着大队长离去的身影,底下人议论纷纷,尤其是顺子,他对大暑说,“大队长娶了媳妇以后天天往家跑。”

“你要娶了那么漂亮的媳妇你也会天天往家跑。”大暑不为所动,他觉得大队长往家跑才是对的。那么一个娇俏好看的姑娘看着就可人疼。

顺子只觉得他跟大暑说不通,又跑去问副队长王阳。“阳哥,你知道大队长为什么见天得往家跑吗?”

副队长王阳,他还真知道。前个他去找大队长商量春耕的事,看到在屋外晒着太阳的池虞。没穿厚厚的大棉袄的小池知青撑着腰在院子里不停的来回走着,不时还冲着大队长喊腰酸腿疼。

小池知青怀孕了!

他当时就是这么一个念头。都说大队长受了伤,那个不行,那小池知青怎么就怀孕了了。而且看大队长紧张的样子,应该就是大队长的孩子没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