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王源,“王知青,你之前在知青点住着,你觉得是哪个之前。”
章知青。王源想说章冬,但是他又没有证据。所以他只是摇摇头,“我不清楚,我平时也就跟小池知青和沈深知青走的稍微近点。不过他们也各有各的事,跟我相处的也不深。”
他们遗憾的垂下头,没问到,也就是没什么好聊的了。他们决定回去上工了。不过去的时候偷偷绕到了知青们干活的地方看了一会儿。他们看着哪个知青都不是,哪个知青都有可能。
张小香则是与王大婶的看法不同,她也回去干活了,只是她在心里想起了林家那个去了京都的养子。
三花婶也去上工了,现在是除草,她一边除草,一边心里想着什么。她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林寻的身影。三花婶可是林家几十年的老邻居啦,对林家的事情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甚至比张小香知道得都多呢!
在三花婶看来呀,林东才更像是林家收养来的孩子。而林寻呢,则是在林家受尽宠爱。想当年,林寻说要去读书,林家二话不说就让他去读了。只可惜这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最后还是被林家那老两口给领回了家。
还有那高婷婷啊,本来林家那老两口是把她说给林寻的。谁曾想到,人家高婷婷压根儿就瞧不上林寻。后来听说林寻跟着知青点的一个女知青在一起了,更是一起去京都了。毕竟高婷婷除了偶尔去一下林家,基本上很少往知青点那边跑。反倒是林寻,隔三岔五地就往知青点钻。
要说林寻会帮高婷婷拿情书?三花婶撇撇嘴,心里暗自嘀咕道:“得了吧,我看呐,倒不如说是林寻自己拜托那些知青帮他写情书呢!也说不定啊,这小子就是一门心思地想要追求那个女知青,所以才整天往知青点跑哟!”
小主,
村里人的心里各有各的想法但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关注起了知青点的男知青了,尤其是高婷婷没嫁到城里时来的男知青。
另一边公安们也一直在追查高婷婷的下落。送去检查的东西也检查出来了是属于人体组织,是谁就不知道了。
公安们怀疑高婷婷就是慌不择路进后山深处然后被山里的野兽吃了。他们准备如果再过几天还找不到高婷婷就这样告诉高婷婷的家里人。
……
苏生的老母亲在苏生家的大堂里发现了一盘包子,她以为小儿子真的懂事了给她买了肉包子吃。吃了一个后,想起来大儿子二儿子来。她想着包子那么多,她拿点过去给大儿子二儿子,就说是小儿子送给哥哥们的,也能缓解三个儿子间的关系。没准大儿子二儿子也能让小儿子住回来。住在这里她始终不放心。
苏生的老母亲就这样把包子拿了点回大儿子二儿子家,至于她小儿子的,她知道她小儿子有时候会出去打牌,可能就是突然被叫出去打牌了。剩下的包子被她温在了锅里,等她小儿子回来就可以吃了。
苏生的老母亲回到大儿子家时,大儿媳妇正在苏生的老母亲回到大儿子家时,大儿媳正在喂鸡。看见婆婆过来,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她知道婆婆极偏心小儿子,如果可以她大概都不会回来。苏生的老母亲笑着拿出包子,说是苏生买来孝顺哥哥们的。大儿媳冷哼一声,却也没拒绝。有肉包子吃,不吃是傻子。不过她可不信是苏生买的。估计是婆婆给苏生买的,又担心他们怪罪,就也拿了点回来,说是苏生买给他们的,好让他们继续帮衬苏生。苏生的老母亲把包子给大儿媳妇的时候大儿媳妇没说什么,但她给二儿媳妇的时候,二儿媳妇直接冷笑着把包子扔给了家里的狗。“娘还是别白费心思了,我们是不会原谅苏生的。我儿子死了,就是因为苏生这个畜牲。您走吧。”
看到包子被地上的大狗一点一点吃进肚子里,苏生的老母亲当即就气的不行,捂着胸口直说,“不孝啊不孝啊。我要让老二休了你。”
二儿媳妇笑了笑,朝着老太太身后看去,“二哥,你要休了我吗?”
苏生二哥正在扛着锄头回来,他去自家的自留地种菜去了。回来的时候就看见他母亲捂着胸口要他休妻。他理都不理她,他们之间自从他唯一的儿子被苏生害死后就彻底决裂了。平时也就每月送上养老钱。
“娘,如果没什么事你就不要过来了。我们家不需要你照顾。有时间还是去照顾你小儿子吧。”
苏生的老母亲没想到她二儿子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当即就是一愣。
苏生二哥已经不理他娘了,他把锄头放好,又换了身衣服就去洗手吃饭了。他的媳妇也不再搭理婆婆了,她去叫她小女儿回家吃饭。
苏生那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的老母亲,孤零零地站在一旁,眼神哀怨而又无助地望着将她视若无睹、仿若空气一般存在的二儿子一家人。他们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分出哪怕一丝目光给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苏生的老母亲的心就像被千万根细针同时扎刺着一样,疼痛难忍。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何曾经对她孝顺有加的二儿子如今会变得如此冷漠无情?难道真的是因为岁月的流逝,让亲情也渐渐淡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