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十八路诸侯,犹如一盘散沙,聚集在一起时毫无作为,如同一堆烂泥;然而一旦分散开来,却又如同漫天繁星般各自闪耀。

这些诸侯,单独拎出来,哪一个不是背景深厚、战功赫赫的人物?

就拿那被刘岱所杀的桥瑁来说吧,虽然他本人声名不显,但他的父亲桥玄可是汉桓帝刘志时期的国之重臣,到了汉灵帝刘宏时期,更是官至三公之位。若不是桥玄眼见大汉日益衰败,引咎辞职,恐怕袁家也难以有出头之日。

朝堂之上,无非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一场闹剧罢了。在汉灵帝时期,最不缺的就是那些想要当官的人。卖官鬻爵之风盛行,只要你有钱,官位就任你挑选。

公孙瓒心急如焚地冲入袁氏府邸,一屁股坐在大堂里,等待着袁绍的到来。袁氏府邸的下人们见到公孙瓒如此气势汹汹,也都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去找自己的主子袁绍禀报。只留下几名士卒在原地,充当公孙瓒的下人,以供他随时差遣,以防万一有什么紧急情况发生。

袁绍听闻公孙瓒来势汹汹,心中不禁一紧,但他迅速整理好自己的着装,展现出一派镇定自若的样子,然后迈着稳健的步伐向大堂的方向走去。

真是多事之秋啊!袁绍心中暗自感叹,刚刚才好不容易打发走了孙坚,没想到现在公孙瓒又找上门来,这可真是让人应接不暇。站在大堂门口,袁绍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仿佛要将心中的烦闷都吐出来一般。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毕竟作为十八路诸侯的盟主,风度翩翩是绝对不能舍弃的。更何况,袁绍四世三公,仪表堂堂,更是不能在他人面前失态。

于是,袁绍面带微笑,踏入了大堂之中。他的步伐优雅而自信,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一进入大堂,他的目光就落在了焦急等待的公孙瓒身上。

“不知伯珪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袁绍直接开口问道,语气温和透露出了阵阵的关心意味在其中。

公孙瓒见到袁绍,也没有过多的寒暄,他立刻向袁绍表达了自己的诉求。然而,袁绍听着公孙瓒的话,只觉得头越来越大。公孙瓒的地位远比孙坚要高得多,他可是和自己站在同一个战壕里的盟友,而且还掌握着白马义从这样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这么多重要的因素摆在面前,袁绍自然是不可能轻易让公孙瓒就这样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