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也纷纷跑到距离魏国最近的兴山,借着大汉的名头开始和魏国做生意。
对于这一点,孙皓虽然心知肚明,却也只能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因为现在的他还指望着刘谌帮自己挡着魏军从西北方向偷袭呢。
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兴山就从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一跃而成为魏吴两国一个极其出名的通商城市。
大汉自然是靠着兴山挣的盆满钵满。
与此同时,糜照也没有闲着,在刘谌决定在兴山开通经商之后。
糜照就安排了一批人进入兴山,除了帮助霍在打理兴山外,这些人还以做生意的名义帮着大汉刺探魏国的消息。
这两年的时间,糜照按照刘谌的吩咐,培养了一大批对大汉忠心且擅长刺探情报的人。
因为之前的通商城市都在汉吴边境,并且远离魏国。
想要收集到魏国的消息还是相当费时费力。
现在有了兴山这个地方,对于魏国情报的搜集简直是一大助力。
随着兴山开通贸易后。
大量的新铸直百钱也通过汉魏之间的贸易流入魏国境内。
这些新铸直百钱花纹精美且价值不俗,原本就受到魏吴两国民间欢迎。
而且其价值锚定物蜀锦无论是在魏国还是吴国都属于稀缺之物。
所以价值要远比本国的货币要来的坚挺。
并且开始逐渐取代魏国原本的货币。
尤其是在荆州一带的商业贸易中大受欢迎。
这种情况在吴国倒不算什么,因为早在新铸直百钱尚未出现的时候。
吴国民间就有用直百钱和汉五铢的传统。
而新铸直百钱的出现,更是几乎占据了吴国整个中上层的贸易流通。
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
从孙皓登基之后,便开始仿照新铸直百钱,大量铸造吴制直百钱。
只是在用料上,吴国却不如大汉这么实在。
所以民间的兑换比例也屡有浮动。
但是对于本就没什么货币信用的吴国来说,这点事根本就不算事。
反而更加稳固了新铸直百钱的信用。
可这件事在魏国却完全不一样。
董卓乱政之时,大量铸造劣质无字小钱。
使得五铢钱信用逐渐崩塌,直到曹操掌权的时候都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