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大汉第二个三年计划

这一次,樊建没有任何理由阻拦,因为在兴汉三年的时候,整个汉中的赋税已经超过益州了。

而且汉中百姓的生活显然要比益州百姓的强上不少。

这其中固然有朝廷政策的倾斜,但说到底还是新的赋税制度减轻了百姓身上的负担,同时增加了朝廷的收入。

至于这些制度在益州推行后谁会亏,那也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

“第三步,统计益州人口,为将来征兵做准备!”

听到第三步,众人顿时又发出一阵哗然之色。

之前陛下召董阙还朝 ,然后带领兵马前往犍为等地,为的就是登记人口。

只是这都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却几乎没有关于董阙的消息传出来。

没想到陛下在这里等着呢,他是要把这件事作为整个大汉第二个三年计划里的重要一环去做。

不过由此也可以推断出,董阙在犍为等地的人口登记工作应该不怎么顺利。

要不然陛下也不至于把这件事看的这么重要。

这些人的想法不错,董阙在犍为的消息其实刘谌这里一直都在关注,并且董厥也时不时的将最新的进展传回来。

而形势也确实如同众人估计的那样,并不乐观。

早在诸葛亮治理之时,包括越嶲在内的一些地方就屡有叛乱。

并且是降而复叛,叛而复降。

等到诸葛亮死后,霍弋在南中掌兵多年,才堪堪平定叛乱。

并在某种程度上和这些地方达成了一些不成明文的默契。

双方这才算是相安无事。

而董厥奉命前往犍为等地清查人丁,自然也引起了地方上的诸多不满。

奈何彼时大汉已经重新站稳脚跟,且犍为相比较于别的地方,距离成都并不算太远。

这些人也不敢弄出太大的动作。

只敢暗戳戳的来对抗董厥。

刘谌也因为目光主要放在北方的缘故,并没有对这些地方投入太多的关注。

所以双方也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但是当陈寿念出这第二步的计划后,所有人都明白,陛下不想再这么拖下去了。

刘谌确实不想再拖了,南方等地不靖。

意味着刘谌无法收这些地方的人丁为朝廷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