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汉疆域不及当年三分之一,若以武功为首,恐要重蹈覆辙啊!”
谯周说的言辞诚恳,刘谌却心中哂然。
西汉确实是因为征匈奴开始变的衰弱的,但却不能把西汉开始衰弱的原因全都归结到征匈奴上。
“谯卿也知道如今大汉疆域不及当年三分之一,若不以武功为首,又如何能够夺回故土?”
面对刘谌的反问,谯周一时语塞。
是啊,若是现在不以武功为首,何谈击败伪朝,夺回大汉江山?
至于以后会怎么样,谁又能知道呢?
还是先解决眼前的事情吧!
故土都无法夺回,却要去考虑夺回故土之后的事情,确实有点太遥远了。
想到这里,谯周的心中也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臣明白了,到时候德艳他们问起来,臣也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德艳是宗预的字,刘谌听到谯周的话后,也明白为什么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会是谯周,而不是宗预他们。
宗预他们作为支持自己北伐的铁杆,是不适合提出这样的质疑的,只有谯周这个早就已经远离朝政的人,才适合向自己询问。
然而谯周不知道的是,刘谌在刚才的三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没有明说,也不能明说。
当第二个三年计划里关于北伐的事情被陈寿念出来之后。
朝堂上各人的表现,全都被刘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面露激动之色的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以及一部分像向条和马秉这些父辈和祖辈曾经追随过刘备的人。
在父辈和祖辈的影响下,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扎下了兴复大汉的根,自然是希望朝廷北伐的。
还有一部分人面无表情,这些人大多数是益州各个世家的人。
在他们看来,大汉北伐不北伐,都不影响他们生活,真正影响到他们的是,朝廷这次要动真格的登记人丁了。
有第一个三年计划的成功案例在前,刘谌相信用不了多久,自己要改革益州赋税模式和强行登记人口的消息就会传遍整个益州。
这些人也肯定会相信这份三年计划里的内容。
不过刘谌对此也不甚在意,大汉和益州这些世家之间的矛盾必然是要爆发的。
早晚的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