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瓘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贾充的做法。
“整个并州百姓何止千万,真要是全都迁入内地,光吃饭都是一个大问题。”
“而且这么多人,朝廷根本无从安置,一个处理不好,这些百姓就会立刻化为流民,流窜四方。”
“对于整个大魏的社会稳定性会起到很大的危害!”
卫瓘虽然暂时不想跟贾充作对,但这件事事关大魏的将来。
大魏的将来就是晋王的将来,哪怕这么做会再次得罪贾充。
卫瓘也必须得站出来反对。
卫瓘的话音刚落,荀恺也出声道:
“晋王,臣也觉得此举不妥。”
“不过区区鲜卑贼人而已,何必如此大动干戈。”
“既然贾侍中都说了,鲜卑所仗着不过人轻马快,劫掠为生。”
“咱们也不是没有骑兵,完全可以组织一支人马,专门去追击这群鲜卑人。”
“这样一来,这些鲜卑人根本没有机会劫掠,时间一久捞不到好处,根本不用咱们打,他们就会自行退去。”
卫瓘和荀恺的话让司马炎的脸上露出了迟疑之色。
对于贾充,司马炎几乎是无条件的信任。
可是卫瓘和荀恺的话也并非毫无道理。
并州那么大的地盘,若是把人全都撤回到内地。
朝廷如何能够安置他们?
想到这里,司马炎开口问道:
“那荀卿以为,该派谁出战为好?”
荀恺说道:
“臣当初奉晋王旨意前往合肥的时候,曾经和征南将军麾下文鸯交谈过一番。”
“此人不光有胆有识,且武勇过人。”
“就是他在合肥城下趁夜偷袭吴主孙皓,才让孙皓大败而归。”
“如今既然魏吴双方再次进入和平,文鸯留在合肥也是虚度光阴。”
“倒不如调此人往并州,专门领一支骑兵对付这些鲜卑人!”
听到文鸯这个名字,司马炎觉得有些耳熟。
细想一番后才想起来,那是当初父王派往合肥支援羊祜的人马。
后来大败孙皓后,送到洛阳的捷报中确实有这个人的名字。
并且还挺靠前的。
这么说来,或许还真是个挺合适的主意。
说实话,司马炎虽然宠信贾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