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晏在心中微微摇头,果然依靠荫庇上位的人,总是缺少点什么。
“世伯以为,你还有的选吗?”
“况且世伯真以为你的话能起到什么关键作用吗?”
“若侄儿所料不假的话,建业变故这会儿已经快要送到成都。”
“有丞相和左将军的前车之鉴在,就算没有世伯的游说,他们也会坚定的倒向大汉。”
“侄儿无非就是希望世伯能借着这个时间差,从中分润一些原本不存在的功劳。”
“只有这样才能救世伯的性命啊!”
陆晏的话说的很不客气,可张惇心中却没有丝毫的不快。
因为只要稍加思索就知道陆晏的话并非妄言。
一国丞相和左将军被杀这么大的事,是不可能瞒的太久的。
也必然会加速他们倒向大汉的速度。
一旦消息传来成都,那就跟陆晏说的一样,有自己没自己都没什么区别。
陆晏看到张惇似乎有所意动。
趁热打铁的说道:
“那吴使就在成都,随时都会面见陛下。”
“只不过陛下新婚,必有数日辍朝。”
“世伯若是把握不住这几天的时间,恐有不敢言之事发生!”
此话一出,一股巨大的危机感顿时涌上张惇的心头。
是啊,若是自己不抓住这几天的时间立一些功劳展示出自己的价值。
恐怕陛下也没有留下自己的必要。
何况还是一些原本就不存在的功劳。
想到这里,张惇豁然起身,朝着陆晏深深一揖:
“若非贤侄,我恐怕难以度过此劫,请受我一拜!”
陆晏立刻起身将张惇扶住:
“世伯莫要折煞小侄!”
说罢陆晏又说道:
“天色已晚,小侄便不再多留,望世伯早些行动,切莫错失良机!”
说罢便一拱手离开了。
张惇看着陆晏离开的背影,心中不无感慨的说道:
“不曾想,陆氏父子皆为忠厚之人。”
旋即又想到刘谌对自己的礼遇:
“若无此仁义之君,何来仁义之臣!”
解决了心中大难的张惇,骤然觉得浑身一松。
心情也变得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