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洛阳灾民
怪不得皇帝都会怀疑边关的那些重臣有什么异心,时不时的就要敲打一番。
虽然孟获父子二人都曾保证过永不反叛,且孟虬当初也信誓旦旦的说过要永为大汉藩属。
可孟虬的这个要求,依然让刘谌的心中产生了一丝异样的感觉。
刘谌知道孟虬请求自己派人过去大概率是真的为了开垦土地,帮助大汉积攒粮草。
但不排除小概率的因素是孟虬想要借机壮大自己的力量。
因为一旦坐上那个位置,哪怕只是一个小国之君,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毕竟人从生到养,要将近二十年才能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劳动力。
从刘谌手里要人,却能够直接省下中间十几年的时间。
最终刘谌摇了摇头,拒绝了孟虬的请求。
不光是因为刘谌不想给大汉将来找麻烦,还因为大汉现在也缺人缺的厉害。
而且现在修筑城池所消耗的粮草方面,有了江东那些世家的暗中相助。
已经没有那么的紧迫,一切都可以徐徐图之。
在知道刘谌的意思之后,李密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东那些世家的回信也到了。
而且果然不出所料,有张布和濮阳兴的下场在前。
这些世家之人不仅没有就此罢手,反而直接打定主意,要留一支血脉在大汉。
免得像张家和濮阳家一样,满门被诛。
对于刘谌的要求,也几乎是全盘答应。
何况刘谌给出的条件不可谓不优厚,只要按照刘谌的意思来。
绝对有的赚!
这种两头都能得好处的买卖,不做白不做。
至于这些粮食怎么运到大汉,以这些世家在江东几十年的底蕴,想要做到这一点,倒也不算太难。
张惇也因为这件事彻底的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出身吴国的他,虽然这会儿没有一个官面上的身份。
但在刘谌的授意下,俨然已经成了连接汉吴两边的桥梁。
一应事务都离不开张惇,这让张惇在庆幸感激之余,也尽自己的全部能力,要把这件事办的妥妥当当。
等到吴使返回建业,把这件事原原本本的告诉孙皓之后。
孙皓恼怒异常,却拿刘谌没有什么办法。
一个张惇的死活,孙皓并不在意。
孙皓在意的是,当初张惇逃往成都,这背后究竟有没有人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