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钱,又会以另一种形式回到府库一部分。
一进一出,看似朝廷亏了钱,可是这些参与到筑城方方面面的百姓们的生活。
却实实在在的好了起来。
自丞相不在后,朝廷连年北伐,国中百姓早就不堪重负。
陛下登基之后,虽屡有战事却不曾加派赋税。
不是不想,而是就算派了也征不上来。
没想到区区四年时间不到,一切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民殷国富尚且谈不上,但是百姓已经不用再受饥寒之苦。
若是按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民殷国富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而伴随着大汉基建开始,受到经济活动刺激的商人们也不再将目光局限于蜀锦和川盐这些东西。
毕竟这些东西价值虽然高,可份额早就已经被瓜分完毕。
与其跟在那些世家后面看他们的脸色,吃他们赏的残羹冷炙。
倒不如跟在朝廷后面,从事一些别的商业活动。
这种场面的形成,再加上蜀中添了不少桑田。
反而倒逼着蜀锦的价格有所回落。
从而更加夯实了蜀锦的价值,避免了蜀锦失去其锚定货币的作用。
而魏国在收到这样的反馈之后,也开始逐步停止大量吞进蜀锦。
一来这种贵重物品即便是再消化,一年消化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二来这种玩法,饶是家底丰厚的魏国也开始有点吃不消。
因为自己送出去的都是实打实的钱,更别说现在司马炎还要积攒国力对付司马攸。
就更不可能在这方面投入巨大。
于是这件事最终以魏国吃了一个小亏的结局收场。
而唯一一个觉得有些遗憾的,自然就是吴国了。
因为这些魏制新铸钱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吴国的货币信用。
直接躺赢了属于是。
同时,姜维还在刘谌的授意下,开始逐步清理陈仓道。
希望能从这里修一条可以通往陈仓的道路,为将来的北伐做准备。
这一举动自然被石苞和郭统给侦查到。
两人虽然也曾派兵骚扰过,但是早有准备的姜维,又怎能让他们得逞。
几番交手下来,石苞和郭统并没有在姜维的手中占到便宜,便不再出兵骚扰。
改为加派人手修筑工事,想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