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野桑葚

这种误差放到现在族里日常干活来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莲花漏的结构很简单,上匮、下匮、溢水口、节水小筒、竹注筒和减水盎。

还有两根用来做虹吸的渴乌细管,可以直接用竹子来做。

最后就是箭壶,箭壶是莲花漏的核心部分,其中装有浮箭,浮箭上刻有时间刻度。

随着受水壶中水位的上升,浮箭也会随之上升,从而指示时间。

后世利用矿泉水瓶和吸管就可以直接复刻简易版的。

寒枝做了两台莲花漏,一台放在了望塔屋里,一台放在外面空屋里给其他人用。

莲花漏在使用的时候是需要专门有人看管的,以确保正常运行和计时准确性。

族里两个四岁的娃接过此项大任,每天负责给莲花漏加水维护运转。

姜地该搭阴棚了。

族人们砍回新鲜的竹子,每隔三个小姜垄插一排竹子立柱,立柱间隔1.5至2米,竹竿在立柱上方距离畦面1.5至1.7米处横挡扎好,形成平齐的棚架。

棚架上面还要搭一层新鲜斑茅叶,叶子不能铺放太厚也不能太薄,最好是三分阳七分稀。

随着时间生姜对于光照的需求逐渐变大,斑茅叶也会因为枯萎而逐渐露出空隙满足生姜光照。

不过大风大雨的时候叶子上面还要压上竹竿,免得叶子被吹跑。

寒枝做完刻漏以后,终于不用每天待在族里,而是可以跟着采集队或者狩猎队,去山里溜达了。

六月的山里,食物已经很丰富,主要是各种灌木丛的果子都已经成熟。

各种各样的树莓、刺莓、覆盆子,黑的红的黄的,林间到处都是。

采集队的大人小孩都在摘,这种季节性的野果,每年也就这几个月能吃,多摘点,族里人多,一人分个几小把也就没了。

除了灌木丛里的野果,有些树果也已经熟了,比如野桑葚。

面前的这棵野桑葚树也不知道长了多少年,异常高大的树木枝叶间,结的桑葚已经红的发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