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猎户就此搬进山中不再跟人来往,甚至连找个女人过日子的想法也没有,就这么一个人过了几十年。
“那这个集市是怎么建起来的呢?”寒枝看老猎户说着说着好像开始神游,就赶紧出声提问。
集市的信息还是很关键的。
老猎户手里端着个缺了口的破陶碗,回过神先灌了一口山泉水之后,这才接着说。
“是大城那边来的游商。”
“大城?什么是大城?有多大?”莲很好奇。
这地方门道还挺多啊,什么集市游商大城,都是平原上没有的东西。
寒枝倒是可以根据称呼猜到意思。
集市不多说,互相交换物品的地方。
原始人的世界没有钱,所以也就没有买卖的概念。一开始的以物易物只是偶然,因为部落产出有剩余,比如什么石器啊、贝壳兽牙的装饰品还有干肉坚果类的食物多的吃不完用不完,就可以和相邻的部落互相交换。
早期的这种以物易物是没有固定场所的,全凭双方的缘分,遇到了就换,遇不到拉倒。
换的时候可能也不会说什么话,而是把东西往地上一放,各自退后,也不大在意是不是等价交换,只看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等到农业定居人口越来越多,固定交易点的集市也就顺势产生了,并且一直沿用到后世,不少地方的农村大集就是这样的,只不过从以物易物变成了用钱买东西而已。
大城嘛,就是人多的城市。此时已经有了城的概念,说明那里是有墙垣的。
这也很正常,先民们早就有了挖壕沟用来防止敌袭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再想到建墙垣,也就不意外了。
就是不知道名字叫大城,人口有没有后世一个县城那么多就是了。
寒枝默默的想。
毕竟根据她所推测的时间点,再加后世学者们研究出的数据来看,此时的地球依然是个十分空旷的地方,整个星球上的人口数量加起来,也只有一千万左右。
而后世某一线城市的常住人口为1779万人。
在后世一些被挖掘出来的已经具有早期城市风貌的遗址里面,根据规模和设施来推断,常住人口不过几千至一万人而已。
那个时间点比寒枝现在推测的可是还要更后面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