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配子月念六日(阳化悬铃之谜一)

…………

懿德寺距离延寿坊西坊门很近,此时这里坊门前已经被清出一片宽敞的空地,被安置从伤员。

澹烟被勒令禁足于此地。

不多时,随着一声响亮的铜锣轰鸣,百余名狩虎卫如潮水般自坊门涌入,手持熊熊燃烧的火炬,将四周照耀得如同白昼。

一位官员缓步踱至懿德寺大门前,巍然立于台阶上,俯瞰着懿德寺内一应人员。

此人年约不惑,身形颀长,下颌蓄着光泽熠熠的美髯,在火炬的映照下更显油亮,不是他人,正是消失多时的左巡使郭凯。

郭凯凝视着被烈焰吞噬的懿德寺,脸上的惊愕仍未褪去,双唇微启,仿佛欲言又止:“何人胆敢如此狂妄,竟夜闯朝廷公署,犯下这等滔天大罪?”

然而,话未说完,他便猛然缄口,心中却已翻涌起惊涛骇浪。

今夜他本是接到梁王的口谕,调离巡疗司大半人马前往曲江池。

小主,

可抵达后,梁王府的管家却仅命众人在会馆中品茗,直至子时三刻,听闻延寿坊懿德寺火起。

他本急欲调兵回援,却被管家以梁王旨意为由阻拦,直至子时四刻,并获赠一封密文,令其依计行事。

若今夜袭击巡疗司的贼人与梁王有关,那岂不是意味着梁王与意图扰乱长安的济善道贼寇暗中勾结?

此念一出,便在郭凯脑海中挥之不去,如巨石压心。

大理寺卿与京兆府尹迟迟未至,里正见眼前之人乃是巡疗司司令,且后台强硬,是那高高在上的梁王,便主动将现场指挥权拱手相让。

郭凯当即下令灭火,并分派人手救治伤员。

澹烟与众司所官吏匆匆赶来,恳求郭凯派兵救援被掳走的裴煊。

郭凯轻捋美髯,缓缓开口:“裴司丞遭贼人掳掠,本官亦是心急如焚。然大典在即,巡疗司又遭此重创,本官以为,当务之急,乃是严惩贼首!”

澹烟眉头紧锁:“袭击司所的是济善道贼人,郭巡使此言,莫非已寻得贼子藏身之所?”

郭凯嘴角微扬:“自然,若非如此,澹烟姑娘以为本官为何要星夜带兵出行?”言罢,他挥手示意,早已备好的十余名死囚被悉数押解上前。

他转身面向众人,怒指死囚:“这些人,便是火烧巡疗司、连日来扰乱长安的济善道贼寇!”

听着郭凯的话,澹烟心中更是愤怒,这些人哪里是济善道的贼人,分明就是牢狱内的死囚。

郭凯朗声宣告,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巡疗司突遭贼寇侵扰,必有内鬼与外敌勾结。古语云,攘外必先安内,我们的首要之务,便是将这个潜藏的祸根连根拔起。至于那奸细的身份,我早已广发通缉令,他便是司所内的提调疡医——李稷!此次司所蒙难,正是他与济善道贼人内外勾结的恶果!”

此言一出,如巨石击水,激起层层波澜,众人心绪难平。

澹烟挺身而出,“胡说,内奸分明是司丞吴嗣,他与济善道贼子勾结,诸多麟台内的刀笔吏都亲眼目睹的!”

话音落下,便要数位麟台内逃脱的青袍小吏站了出来,说出了当时殿内的情景。

左巡使郭凯脸上不悦,质问几人:“那司丞吴嗣人又何在?”

澹烟语气一滞:“死……死了”

“死了?”郭凯闻言,笑容趋冷,“诸位或许不知,那吴嗣与李稷实则一丘之貉,狼狈为奸。没想到吴嗣此人竟胆大包天,背叛司所。所幸此贼已除,唯余贼首李稷仍在逍遥法外。我已上报中书,协同三司与大理寺,全城搜捕李稷,生死不论!”

澹烟心中愤懑难平,却苦于无处诉说。眼前局势如乱麻纠缠,裴煊踪迹全无,宴安、吴嗣命丧黄泉,而李稷更是被无端诬陷为济善道贼首,全城通缉,命悬一线。

眼下郭凯演的这一出戏份,分明是早就有所准备,只为平息济善道的滔天风波,为即将到来的大典做准备。

可这件事,断不是找一个替罪羔羊就能平息下去的,眼看只有三日了,郭凯此番作为,无异于助纣为虐,更方便那群匪类暗中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