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秀粗略通观了宿主的一生:困苦却坚韧地生活,从小就要干活,备受欺凌,却如同小草一样顽强地从夹缝中生长。然后被命运或者说被按部就班的生活裹挟着早早嫁人,给自己原生家庭的弟弟们换来娶妻的彩礼钱。到了夫家后也只有柴米油盐和日复又一日的家里家外的繁重劳作。因为第一胎是女孩,被丈夫嫌弃毒打,被周围人蛐蛐排挤……
她没有读过书,在她狭隘有限的认知中,不知不觉被周围环境影响并浸透了灵魂。她对一切充满了怨恨和不满,可她不敢将怨恨对着主宰自己命运的丈夫,也不敢公然跟那些有儿子的人家翻脸,因为生了女儿,让她觉得无比自卑且没有任何底气。
好在她接下来两胎都生了儿子,她瞬间感觉自己腰杆都硬了,走路都能昂首挺胸了,莫名有种功臣的荣耀感。
虽然丈夫对她的打骂并没有少多少,但她却自觉地本能地去讨好去迎合,把家里所有一切资源一切她觉得好的东西都向丈夫向儿子偏移,然后换来偶尔一声粗鲁的“嗯”和一计施舍般的眼神。即便如此,也让她觉得受到极大的肯定和鼓舞。
不久,丈夫因为给人帮工时喝多了酒,回家路上摔到山沟里,找到时尸体都快被野兽啃没了。
宿主无比坚强地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她深谙山村里的生存之道,只有靠儿子才不会被人瞧不起。老了也需要跟着儿子生活,要靠儿子来给自己养老。
她以为对儿子们好就是事事依从他们,就像曾经讨好丈夫一样,让她在说话做事都下意识透着讨好和低声下气。
儿子们贪玩,那就玩吧,大家都这么说的:男孩子就应该皮一点。没人帮她干活,那就把女儿押着干活。
儿子们不爱读书,那就不读吧,读书那么辛苦,看把儿子给折腾得,让她觉得很是心疼。大家不是都说了嘛:有儿穷不久,有女富不久。女儿也不要读书了,耽误干活。
就算有学校的老师来做工作,她觉得那些人就是多管闲事,我让自己的女儿不读书关你什么事?我让自己女儿嫁人天经地义,你们这一个个咸吃萝卜淡操心,不嫁女儿换彩礼怎么给儿子娶媳妇?你们一个个都说的正义凛然的,你们倒是给我拿钱出来啊?读书不能挣钱还要花钱,还浪费时间……都给我滚,她果断把人给骂走了。
……此刻,纵观宿主的人生和所有记忆的秀秀深深感觉到一种无比悲哀:她发现宿主直到被儿子饿死的那一刻都对自己人生没有丝毫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