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脚商人身上,还带着他们这次倒卖的货物。
“听说了没,令州府城,安平县那里,有农户写出了亩产六百斤的水稻的消息,”行脚商人甲对行脚商人乙说。
两名行脚商人,竟是互相认识的。
行脚商人乙点头:“我听闻消息,还特地赶去看了,听说,是一家姓夏的人家种出来的!”
“对,”行脚商人甲说:“我起初也不相信的,特地绕道,险些跑死马的,赶去瞧了,问了当地很多人,都说有这回事!”
行脚商人乙望向天际,由衷道:“现在水稻亩产都有六百斤了,我是不是……也可以回家种田?谷子,一斤可是能卖八文呢,六百斤,可就是四千八百文,也就是四两,一亩田地产四两,我家就有十亩天,一年就有有四十两,可比我这跑来跑去省心多了,赚的也稳。”
“可不是,我也有十二亩田地……”
“你们刚才说的消息,真的假的?”
茶摊上还有其他茶客,心中的好奇就像有猫挠似的,实在是压不住好奇,围上行脚商人甲、乙。
“真事,听说江王将种出亩产六百斤的人家,唤来上京城了,想来,今上也知道了,”行脚商人甲说。
“咝,亩产六百斤,我手里也有三亩田地,我是不是一年也能赚个十四两左右??!”
茶客甲换算着价值的时候,也忍不住激动了。
“还有一件事情,你肯定不知道,”行脚商人乙卖弄关子,故作神秘。
“快说,说不定你说的消息,我知道呢?!”行脚商人甲心焦的催促。
“听说夏家,今年种了两季水稻!”行脚商人乙看所有围过来的几十个人,都好奇,他才施施然的公布答案。
“两季是什么意思??!”
“就是一年种两回,收两回啊,”行脚商人乙笑眯眯道。
“啊咝……”
换算清一年收两回,可能有的盈利的瞬间,在场,好些人猛地倒抽一口冷气。
“真的收了两回?”茶客甲不可置信的追问。
“当然,第一季,是开春三月种的,七月就收了,第二季嘛……我可是听说了,他们是六月就开始育苗了,第一季水稻收了,第二季,隔不出半个月,就种下去了。”
“一块田,第一季收六百斤,第二季还是六百斤,一年就是一百二千斤,谷的粮价是八文钱,一亩田地换算下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