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当年洪门“前五祖”于莆田少林突围,避开清军清缴,辗转于襄阳境内,得到郑成功后代郑君达支持,汇合一起,抵抗清军!
殊不知清军人多势众,郑君达战死,其妻子郭秀英与其妹郑玉兰披甲上阵,带领洪门兄弟拼死护送五祖突围!
清军大军将至,前五祖拼死杀敌,敌我悬殊巨大,千钧一发之际,姑嫂二人自告奋勇,阻挡清军,掩护五祖撤离襄阳,去到湖北边境万云山,寻找同门兄弟,抗清名将万云龙集合!
五祖之蔡德忠于心不忍,泪湿眼眶,一众男人不起军杀敌,反倒是让姑嫂两位妇人抵抗清军,成何体统!
殊不知姑嫂二人有情有义,厉声呵斥,大丈夫何须如此扭捏,如若今日不走,今后聚义大事将会耽搁,亡夫在九泉之下也难闭眼!
各位同门先行去和万云龙将军集合,我等断后,今日难免一死,不求名垂千古,但求日后红花聚义时,建造一座“姑嫂坟”,传于众兄弟!
哪怕死后于九泉之下,见那十殿阎罗,也无愧于心!
最终,姑嫂二人成功抵挡清军,为五祖撤退争取了时间,由于部下全部战死殆尽,郭秀英与郑玉兰姑嫂二人不愿为俘虏,遂投三合河自尽!
日后,幸得反清船夫谢邦恒父子于河水中捞起二人尸体,偷偷掩埋于三合河畔,建立“姑嫂廊”,供洪门中人秘密祭拜!
为保隐秘性,特地将姑嫂二人之灵位,隐藏于河畔村落普通公祠,刻无字碑,并隐秘藏于左右居三之位。
正所谓“一心寻访姑嫂廊,左右排行是第三!”
整个六十年代,所有的洪门女将入会,有着“不拜关帝拜姑嫂”的规矩。
由家姐陈燕妮带头,各大姐妹上香,祭拜姑嫂,朗读洪门保女诗!
并由我,以及别的字头四位红棍,一共五人,身披红衣,手持宝剑,点香焚烧敬上,扮演当日姑嫂诀别之“前五祖”
朗读当年“离别诗”:五人分开一首诗,身上红花无人知,此事传于众兄弟,花好月圆相会时!
燕姐带着阿月,阿玫等人正式结拜:“今日于姑嫂坟前,我陈燕妮率姐妹共十二人,共饮三江水,遍插五湖香,待到功名成就时,姑嫂坟头传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