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神种问世,惊艳朝野

正说着,又一队人马匆匆赶到,马蹄声打破了田间的宁静。为首的正是礼部侍郎杨世清,他是太后一派的人,向来与农业改革作对。今日他一身墨绿官服,面色阴沉,显然是专程来找茬的。

";哼,区区一亩三分地的把戏,也值得农部尚书亲自来看?";杨世清阴阳怪气地说道,目光在试验田上扫视,";况且这稻种来历不明,恐怕有违祖制。太后娘娘一向重视农桑祭祀,若是用这等来路不明的稻种...";

苏锦绣早料到会有人来挑刺,心中冷笑,面上却依然保持着优雅从容:";杨大人此言差矣。稻种虽新,但育种之法却是按着《农书》记载的方法,只不过加以改良罢了。至于成效如何,眼见为实,杨大人不妨亲自查看。";她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杨世清冷哼一声,却不好当众拂了她的面子,只得跟着众人继续参观。但他的眼神不时在田间扫视,似乎在寻找可以发难的把柄。

这时,周伯匆匆赶来,在苏锦绣耳边低语几句,声音虽轻但难掩兴奋:";娘娘,又有十几个州县的官员联名上书,请求引进这个新品种。现在外面都在传,说咱们这新稻种日后必定会改变整个大衍的农事。";

小主,

赵明远听闻此事,当即表态:";此乃利国利民的好事,本官定当全力支持。待秋收之后,若产量果真如预期,可在明年推广到更多地区。";说这话时,他的目光炯炯有神,显然已经在考虑推广的具体事宜。

";赵大人说得极是。";苏锦绣趁机道,";不过在推广之前,还需要培训农户掌握相关技术。臣妾已经准备了详细的种植手册...";她说着,从巧儿手中接过一本精心准备的册子。

她话未说完,就听杨世清又阴阳怪气地插话:";娘娘好大的手笔!只怕这般大动干戈,劳民伤财。况且农事自古有之,哪需这许多繁文缛节?";

";杨大人!";赵明远终于忍不住打断道,苍老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怒意,";粮食乃国之根本,若能有效提高产量,再大的投入也是值得的。老夫倒要请教,杨大人可有更好的良策?";

眼看两人就要争执起来,苏锦绣适时开口:";两位大人不必着急。眼下最重要的是确认新品种的效果。建议在秋收时,请钦差实地查验产量,到时自有公论。";她的声音不疾不徐,却自有一股威严。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就连杨世清也挑不出毛病。众人又参观了其他几个品种的试验田,无一不被其出色表现所震撼。期间又有不少地方官员闻讯赶来,试验田外的马车越排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