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苏锦绣刚梳妆完毕,巧儿便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娘娘,大好消息!";巧儿兴奋地道,";昨夜三位亲王在回府后,立即派人取消了与太后的密会。据密探回报,他们正在商议如何体面地退出太后的阵营。";
苏锦绣微微一笑,轻抚发髻上的珠花:";这不过是意料之中。太后以三城相许,却不知亲王们更在乎的是自己封地的长久繁荣。我赠送的耐旱作物良种,才是真正能解他们之忧的良方。";
";不仅如此,";巧儿神秘地压低声音,";城中百姓已经得知三位亲王参观了农业学院,现在街头巷尾都在传颂娘娘的功德。有不少百姓自发聚集在皇宫外,希望能一睹娘娘风采呢!";
苏锦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多年来推行农医改革,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看到百姓们的支持,一切都值得了。
";派人去看看,不要驱散百姓,但也要维持秩序,免得被有心人利用。";她吩咐道,";另外,准备一些粮种和简易医药包,分发给前来的百姓。就说是皇上的恩赐。";
巧儿领命而去,不多时,周伯匆匆前来禀报:";娘娘,外面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已有上千人之众。他们高呼';圣女福妃';,还有人自发组织讲述娘娘的事迹。太后已经派人前去打探情况。";
苏锦绣起身走到窗前,远远望去,只见宫外人头攒动,甚是壮观。
";太后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她轻声道,";她召亲王入京企图制造声势,却不料引发了民意沸腾。这对我们是有利的。";
正说话间,王太医也匆匆赶来:";娘娘,各地送来的请愿书已堆满了一整间库房。南方六州百姓联名上书,请求朝廷尽快在当地设立农业学院分院;北疆三郡的牧民代表专门进京,要当面向娘娘致谢,感谢娘娘的耐寒牧草改良了他们的生活。";
";太医院也是人满为患,";王太医继续道,";许多慕名而来的病患争相求医,都说要用娘娘的方子。医学院的学生已经忙不过来了,我们不得不临时增派人手。";
苏锦绣沉思片刻:";农业学院和医学院的学生忙不过来,正是好事。派人准备扩建计划,争取在一个月内,各省至少设立一所分院。至于太医院的情况,让学生们轮班出诊,既能积累经验,又能服务百姓。";
王太医领命而去,苏锦绣则命人准备,欲前往皇帝的御书房商议对策。
行至中途,却见礼部尚书孙明德匆匆而来:";娘娘,大事不好!太后听闻城中百姓聚集支持娘娘,已命令禁军准备清场。说是担心有刁民借机闹事,实则是想打压民间对娘娘的拥戴。";
苏锦绣闻言,眉头微蹙:";太后此举,只怕会适得其反。如今民心所向,若贸然动用武力,只会引发更大的不满。";
";正是如此,";孙明德忧心忡忡,";但太后已下定决心,命令就在一个时辰后执行。";
";无妨,";苏锦绣胸有成竹,";你立即去见陛下,请示调派御膳房准备食物,就说是皇上体恤百姓远道而来的辛苦,特意赐宴。再让农业学院和医学院的学生前去分发粮种和药包,既能安抚百姓,又能彰显皇恩。这样一来,太后即便想清场,也无从下手。";
孙明德眼前一亮:";娘娘此计甚妙!微臣这就去办。";
处理完此事,苏锦绣才往御书房而去。皇帝萧承煜早已等候多时。
";你来得正好,";萧承煜递过一份奏章,";看看这个。";
苏锦绣接过一看,不禁笑了:";江南十三州联名上书,请求加速册后大典?这倒是出人意料。";
";不仅如此,";萧承煜也笑道,";北方七郡、西域五部也都送来了类似的请愿。朕派人调查过,这些都是百姓自发组织的,完全出于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