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怒?我怎么息怒?那个楚逸风,竟然敢跟我作对,简直是岂有此理!”文夫子怒声说道,“不行,我不能就这么算了,我要亲自出马,揭穿他的真面目!”
第二天,文夫子便召集了一群当地的文人,在一家茶馆里举行了一场“文化交流会”。
在座的都是当地有些名望的文人,他们平时就对楚逸风的“文化盛会”颇有微词,认为他一个皇子,不好好地管理封地,反而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简直是不务正业。
文夫子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今日老夫请大家来,是想和大家聊聊,关于楚逸风举办的这个‘文化盛会’的事情。”
“文夫子,您就直说吧,我们早就看不惯那个楚逸风了。他一个纨绔子弟,懂什么文化?还搞什么文化盛会,简直是贻笑大方!”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老者不屑地说道。
“就是,他要是真有文化,就不会被贬到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来了。”另一个穿着蓝色长袍的中年人附和道。
文夫子捋了捋胡须,满意地笑了笑,说道:“诸位所言极是。这个楚逸风,根本就是个草包,他举办这个文化盛会,根本就是为了敛财。他想借着这个机会,捞一笔钱,然后拍拍屁股走人,留下我们这些老百姓在这里受苦受难。”
“文夫子,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他胡作非为吗?”一个年轻的书生焦急地问道。
文夫子冷笑一声,说道:“当然不能!我们要团结起来,揭穿他的真面目,让大家都知道,他楚逸风,根本就是一个骗子!”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传来:“文夫子,你这话说的,我可就不敢苟同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儒袍,气度不凡的老者,缓缓走了进来。
“诸葛先生?您怎么来了?”文夫子看到来人,脸色微微一变,有些惊讶地问道。
来人正是楚逸风用召唤点数召唤出来的诸葛亮。
诸葛亮手持羽扇,对着众人拱了拱手,笑着说道:“诸位,亮不请自来,还望诸位恕罪。”
“诸葛先生客气了,您能来,真是我们的荣幸。”一个老者连忙起身,客气地说道。
小主,
诸葛亮微微一笑,走到一张空着的椅子旁坐下,然后转头看向文夫子,缓缓说道:“文夫子,刚才亮听到你说,楚逸风殿下举办文化盛会,是为了敛财,不知你有什么证据?”
文夫子脸色一僵,有些尴尬地说道:“这……这只是老夫的猜测而已。”
诸葛亮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文夫子,猜测可不能当证据。亮倒是觉得,楚逸风殿下举办文化盛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哦?诸葛先生,您为何这么说?”文夫子有些不服气地问道。
诸葛亮微微一笑,缓缓说道:“文化乃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根基。只有拥有了优秀的文化,才能凝聚人心,才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楚逸风殿下举办文化盛会,正是为了弘扬我华夏的优秀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我们的传统,了解我们的价值观。”
“文夫子,你口口声声说楚逸风殿下不懂文化,劳民伤财,难道在你看来,弘扬文化,传承历史,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吗?难道在你看来,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比不上让他们沉浸在纸醉金迷之中吗?”诸葛亮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震得文夫子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