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重新照耀在这片土地上,给每个人带来了新希望。
小主,
这天,李青溪去县衙给父亲送饭,遇到了前两天去修河渠的青壮年县民。
在修河渠时,他们出了许多力,才没有让暴雨毁掉松阳县。
今天,他们是来领工钱的。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主簿拿着名册,挨个点名。
“刘铁山。”
“陈林。”
“王永胜。”
……
“邱长康!”
“到!”
李青溪本来是要进县衙里的,却在听到这道声音时,骤然顿住了脚步。
阳光下,半大少年一只手还被布带捆着。
那是他在抢险的最后关头,不小心跌落河中摔折的。
他用一只粗糙皲裂的手小心地接过那些钱,笑得格外开心。
李青溪看着这一幕,不知为何鼻子一酸,几乎要落下泪来。
主簿拍了拍邱长康的肩膀,夸赞了几句,对他十分欣赏。
虽然这孩子年纪不大,但做起活儿来,不输给那些大人。
邱长康也为自己感到自豪。
他本名叫小二,是个孤儿。
一场疫病带走了他的家人,只留下他自己在生死边缘挣扎。
好在那时候,有位穷苦的跛脚邱大夫救下并收养了他。
后来他拜了邱大夫为师,跟了他姓邱。
师父觉得,这孩子命太苦了。
于是,他给他重新取名叫长康,希望他一生都平安康健。
除他之外,师父还收养了好几个孩子,每日光是吃饱饭,就要不少钱。
好在邱大夫曾遇到过一位侠士,不仅替他将那破败的院落重新装点了一番,还给了些银钱。
但后来,侠士离开了青州。
邱大夫年纪渐长,已经挣不到多少钱了。
不久前,他的病情突然加重,危在旦夕,为了给他治病,银钱都花得差不多了。
长康只能将大院里的东西,都变卖了出去,自己则是去了河渠做工,赚钱养家。
如今师父的病稍微好了些,他也拿到了工钱。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长康高兴地想,今晚上他一定要割几斤肉,让大家都吃顿好饭。
……
“小姐?小姐?您在看什么呀?怎么还哭了?”
冬云唤了李青溪好几声,她恍然回神,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落下泪来。
领钱的县民们早就离开了,她看向的那地方如今空无一人。
李青溪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哭了:“兴许是阳光太刺眼了吧。”
她拎着食盒,走进了县衙内,很快就将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
这段时间,李芷兰有了新的心事,不怎么在家里待着。
当初她救下的那位公子,经由大夫的救治,与僧人的照看,已经苏醒了过来,现在就住在南禅寺里。
他叫岑浮舟,是京中人。
她这辈子,还没去过京都呢。
这位岑公子,是李芷兰平生见过长相,气度,才学最好的男人。
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所带的族徽,是金玉制成的,价值不菲,可见出身极好。
李芷兰觉得,这是上天送给她的人生转机。
戏文里不都说了吗?
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当以身相许。
若是她能嫁到上京去,或许父亲就不用再仰人鼻息了。
但想归想,李芷兰却并没有在岑浮舟面前表露出来。
她到底是个女儿家,做事十分含蓄。
即便为对方后来展露的才情所倾心,也不曾多说一句,只是去南禅寺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只要看见岑浮舟,她就很开心。
她虽然没有表明心绪,但岑浮舟是何等聪明的人,没两天就察觉出来了对方的心思。
他不讨厌李芷兰,甚至于很欣赏她,因为对方算得上是这世间难得的,才情与他匹配的女子。
再加上救命之恩在前,岑浮舟对她除了感激之外,也有些意动。
但这意动,不过瞬间就消散了。
在岑浮舟的记忆里,他会出现在青州,是因为朝堂斗争中,有人把私铸铜币的罪名安在了侯府身上。
所以,他其实是来追查线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