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上南朝的科考

第186章 上南朝的科考

几日后,青砖如约送到了黎家。黎小田也在收到青砖次日去了华安镇,补齐剩余的尾款。

期间,黎大牛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忘仙楼送货,但是这几日女东家对他总是不冷不热,不似之前热络温暖。

他只当是女东家有什么烦心事,也没有多想,兴许过几天她心情就好了。

黎小田去华安镇的时候先去了石天那里,她先前说要给石天送考,还不知道石天何时出发。

黎小田穿越过来的朝代是上南朝(架空朝代,有自己的规章制度)。

这里科考和她以前看史书获知的朝代科考并不一样。

曾经作为爱看历史书的她对于朝代的科举制度是了解一二的。

科举是历代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科举时代,应考者一般被称为";赶考者";,他们必须要跨过四大步,极少数才能到达顶峰--考取";状元";。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不过难点却是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