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组进驻轧钢厂的第二周,整个厂区的氛围已经焕然一新。
轧钢厂的清晨,阳光穿过薄雾洒在厂区的水泥地上,给冰冷的钢铁世界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七点整,厂区的大喇叭准时响起,播放着激昂的《社会主义好》。工人们三三两两走进厂门,脸上不再是往日那种麻木疲惫的神情,而是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精气神。
"老易,老刘,你们今天来得早啊!"同一个车间的王师傅远远地朝易中海、刘海忠一行人打招呼。
易中海紧了紧身上的蓝色工装,笑着回应:"可不嘛,这不得早点赶到车间,咱们不是要集体学习嘛!"
这样的对话在轧钢厂已经持续了两周。自从公私合营工作组进驻以来,这个曾经暮气沉沉的工厂仿佛被注入了新鲜血液,连空气都变得不一样了。
到七点半的时候,各个车间里,全车间的工人已经排好了队。工作组的同志站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一份《人民日报》,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照在他坚毅的脸上。
"同志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周组长的声音洪亮有力,"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工人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点头。易中海站在第一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周组长。
他们之前请张霖吃饭,得知要学习的时候,还抱着上边让学就学,学什么样也无所谓的态度。,但两周下来,他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
"老易,你说这公私合营真的能行吗?"学习结束后,王师傅凑过来小声问道。
易中海擦了擦手上的油渍,认真地说:"老王啊,你看看这两周的变化。以前咱们上班就是过得是什么日子,现在呢?车间干净了,机器保养好了,连食堂的饭菜都变好了。我看啊,这路子对!"
"可咱们厂是娄家的产业,这么一合营,娄老板能愿意?"
"娄老板不是也表态支持国家政策嘛。"易中海拍拍王师傅的肩膀,"走吧,该上工了。今天这批零件可得按时完成,不能给工作组丢脸。"
与此同时,食堂里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傻柱现在天天也来的挺早的。
他现在正指挥几个帮厨在食堂收拾卫生。现在不光后厨的卫生他们收拾,前边食堂的卫生他们也包了下来。以前其实也是后厨管,不过都是糊弄。现在每天都仔仔细细一丝不苟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