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小巷故事

又一个周末清晨,带着丝丝凉意的阳光,艰难地透过后厨那满是油污的窗户,洒落在略显昏暗的空间里。九月机械地重复着手中剥鹌鹑蛋的动作,周围是嘈杂的锅碗瓢盆碰撞声以及同事们忙碌的身影。然而,她的思绪却像断了线的风筝,飘向了别处。

小主,

“把《马关条约》赔款换算成现在的猪肉价。”历史老师上周布置的这道思考题,毫无征兆地在她脑海中浮现。这看似荒诞不经的问题,却在她心中扎下了根,怎么也挥之不去。她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缓缓落在面前盛着剥蛋温水的盆子里。

鬼使神差般,她蘸着那盆里略带浑浊的温水,在油腻的瓷砖上缓缓写下:2亿两白银 = 吨。每写下一个数字,她的心情就愈发沉重。水痕在这带着丝丝寒气的后厨中迅速凝结,宛如一条蜿蜒的冰河,仿佛将她与现实隔开,一头扎进了那段沉重的历史。

2亿两白银,在当年是怎样一个天文数字啊。清政府为了支付这笔巨额赔款,百姓承受了怎样的苛捐杂税,生活陷入了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而换算成如今的吨猪肉,这个具象化的数字,更让她深刻地感受到历史沉甸甸的分量。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换算,而是一段屈辱历史的具象呈现,是一个民族曾经的伤痛记忆。

她想起历史课上老师讲述的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将士们在海上奋力抵抗,炮弹在海面上炸开一朵朵巨大的水花。他们怀着必死的决心,与敌人殊死搏斗,可最终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惨败。那一艘艘被击沉的战舰,就像一个个倒下的巨人,宣告着那个时代的无力和悲哀。而《马关条约》的签订,更是将中国推向了更深的深渊。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被割让,大片国土沦丧,百姓流离失所,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在这喧闹的后厨,九月的思绪却沉浸在历史的悲痛中无法自拔。周围同事们依旧在忙碌,他们忙着切菜、炒菜、装盘,为了餐馆的生意而奔波,没人注意到她这个角落里的异样。她看着那渐渐干涸的水痕,心中五味杂陈,有对历史的悲愤,有对先辈们苦难的同情,也有对自己生活的反思。

曾经的中国,因为落后,因为腐朽,遭受了这样的奇耻大辱。而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看似远离了那些战火与纷争,但这段历史又怎能轻易忘却。这换算出来的猪肉价,就像一个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让国家变得强大,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她又想起自己每天在后厨的辛苦劳作,虽然疲惫不堪,但和当年百姓所遭受的苦难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如今的生活,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就像这看似简单的剥鹌鹑蛋工作,也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她没有理由不认真对待。每一颗鹌鹑蛋,都承载着她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水痕彻底干涸了,瓷砖上只留下淡淡的印记,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幻觉。但九月知道,这段思考和感悟已经深深印在了她的心中。她重新拿起鹌鹑蛋,继续手中的工作,只是这一次,她的心境已截然不同。她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生活的感恩,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这平凡的工作中,因为她明白,每一个平凡的当下,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珍惜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