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班门弄斧

几位领导听得是连连点头,不过这还不够。

“诚然,当前制约我们旅游业发展最大的一个因素是交通。不过我听说贵广高铁已经开建,当未来我们全省乃至全国都遍布高铁网络,到时候游客们可选择的交通出行方式就多了起来,交通方面的制约也就没有了。加上我们的工作做在了前面,到时候一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的确,杨简说的没错,现在的游客来贵省旅游,大部分都是乘坐飞机,但是这时候的机票并不便宜,运力也成问题,所以许多到贵省旅游意愿没那么强的游客就会放弃。虽说未来的高铁实际上比机票贵,但是以杨简的体验来说,几个小时的旅途,高铁比飞机舒适。如果非要让他选择,只要在4、5个小时以内的行程,他宁愿坐高铁。

毕竟高铁一般都挺准时,飞机的话,经常延误,所以有时候还会耗费更多的时间。

再有一个就是运力,高铁每天几十个班次,什么时候出发都没问题,这就给了旅客极大的选择余地。

“当然,光是发展旅游业也不行。其他的我不太懂,但是对于互联网我还是懂一些。未来是互联网时代,对于互联网来说,数据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这里要说的是大数据。所谓大数据,也可以称作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而未来的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区位条件,恰好我们贵省完美符合。”

小主,

杨简将他所了解的大数据产业方面的知识点向几位领导详细介绍了一遍,不管对方听不听得懂,或者了解没了解过,只要他们看到了其中的发展前景,到时候会有更加专业的人去操作这件事。

“我们贵省有非常多的溶洞,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宜。最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和稳定的地质条件,这会是未来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理想之地。我们贵省有成为华夏大数据枢纽的潜能,未来的华夏‘数谷’一定是我们贵省,也必定是在我们贵省。华夏‘数谷’,就像硅谷对于旧金山那样,成为我们贵省的支柱,一个品牌。”

实际上,未来有许多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就会落户贵省,只不过杨简这个拥有先知优势的挂逼提前把它拿了出来。

一旦贵省成为全国大数据的枢纽,建成了大数据的产业链,这对于贵省的经济发展会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同时还能吸引众多高新企业和高端人才进驻贵省。在杨简未来的设想中,他的天眼科学也会将数据中心放在贵省。

“不过,发展大数据产业还需要防止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到时候如果各位领导觉得这件事情有可行性,必须要求入驻的企业配套本地研发团队,避免沦为‘机房省份’,只有软硬兼具,才具有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性。”

如果说杨简前面说的通过打造“村超”和“村BA”这两个品牌来以点带面带动全省旅游业让一群大佬很是心动,那么真正让几位身居高位的大佬心动异常的,还是杨简后面提到的大数据产业。

几位大佬再不懂,也知道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其在工作生活当中的重要性。而且能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的,那其中的好处不用多说。而杨简的提议,无疑为贵省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个对于华夏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产业在他们眼前缓缓展开。

尽管有个别领导可能暂时还没有完全理解大数据产业对贵省经济发展上的具体好处,但他们都能感受到这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成为大数据产业的集中地,这个名头本身就足够吸引人,足够让他们心动。

这是什么?这踏马的就是正绩。

但大佬到底是大佬,养气功夫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尽管大家心动不已,但表面上依然保持着该有的沉稳。他们也知道,任何一项新的产业都需要时间去培育,去发展,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杨董,你的这些想法很有建设性,也很有前瞻性。”大领导开口说道,语气中透露出赞赏与认可,“不过,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上下共同努力,共同探索。杨董作为从贵省走出去的名人企业家,以后在这方面还是要多给我们一些建议和帮助。”

“领导,其实我现在也只是说一下我个人的浅见,具体的工作我其实帮不了什么忙,毕竟我也不是专业人士。如果您认为有用,最终还是需要您和各位领导以及有关部门一同去探讨这其中的可行性。”杨简当然不会真的去给什么具体的建议,他哪懂啊,随即他郑重地说道:“当然,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未来有需要,我手下的几个互联网公司一定会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