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战对羯族伪帝石勒的心理冲击太大了。
让其隐隐有一种不好的感觉,一旦晋阳军开始主动进攻,以他们羯族剩下的实力,怕是很难同时守住黄河以北的冀州、幽州一部分,黄河以南的洛阳、兖州、青州、豫州一部分的大片疆域。
或许只能集中力量,要么守住黄河以北,要么守住黄河以南。
而羯族本部人口,九成以上都在黄河以北的冀州、幽州一带。
只有少量人口在黄河以南的洛阳、兖州、青州等地,而且主要是士兵,真正的普通羯族百姓,九成五都在黄河以北。
羯族伪帝石勒不可能把羯族百姓往黄河以南迁移。
所以如果要羯族伪帝石勒选择,在极端情况下死保一处疆域的话,那么石勒肯定选择黄河以北的冀州、幽州等地。
这样的话,羯族的统治核心,便还是邺城远好过洛阳。
因此,河东郡一战结束以后,羯族伪帝石勒就直接去了邺城。
不过,他却下旨大将军石虎去坐镇洛阳,统辖黄河以南除了青州以外的所有郡县。
这种情况,大将军石虎与直接裂土封王都没多大区别了,基本上洛阳、兖州、豫州一部分,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换一个视角来说,此次大唐近六万一千大军出征,面对的主要便是羯族大将军石虎,及其手上掌握的兵力。
……
羯族细作大约七天时间才能把消息送到洛阳羯族大将军石虎手上,或者邺城羯族伪帝石勒手上。
这个速度虽然看上去已经很慢了,但刘绍率领的六万多唐军的行军速度更慢。
晋阳城到河东郡以南的黄河北岸,总共八百四十多里距离。
如果按照每天行军五十里的速度,便需要行军十七天才能抵达黄河北岸!
小主,
是不是觉得速度太慢太慢了?
其实不然,冷兵器时代行军就是这个速度。
西汉时期,汉军从长安城到敦煌,正常行军需要一个多月到两个月时间,汉军每次出征西域,单单是行军到西域就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
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媛率领汉军南征平叛,记录的行军速度也只是每天四十里罢了。
哪怕是已经接近现代的清朝时期,清军从京畿行军到贵州也需要两个半月以上时间。
事实上,刘绍率领的唐军,每天行军五十里,已经是有常建新提供粮草,不需要自己携带太多粮草辎重的缘故了,否则每天行军速度也应该只保持在四十里左右最好。
倒不是人走不了更快,事实上如果不计代价,全力急行军的话,一天行军一百多里都可以。
但大军是要去打仗的,你行军速度太快,士兵体力消耗太大,走到战场的时候,人都瘦了虚了,岂不是严重影响战斗力的发挥?
也不说其他,宋蒙时期,蒙古骑兵西征,骑着战马平均一天也只行军一百到一百二十里。
骑兵为了保持战斗力,都只是这个行军速度,你军队之中有大量步卒,你想走多快?
每天行军四五十里,才可以让士兵始终保持巅峰状态,不至于还没到战场,还没有与敌军厮杀就自己先人困马乏,战斗力衰弱。
大军行进到黄河北岸,再花几天时间渡过黄河,而后再走几十里杀到弘农郡城,真正与敌军交战,怕是得二十多天以后。
大军在弘农郡还不知道要待多久呢,一个月都未必能杀到洛阳城下。
现代时空,常建新是无所谓的。
反正他只需要每隔三天时间给刘绍送一批粮草物资过去就行了。
每个月刘绍所率领的唐军需要消耗余额四千六百多万。
这同时为农贸公司带来一千一百一十多万利润,而这些利润到了年底分红的时候,有九成都是常建新。
相当于他每天都额外有超过三十三万软妹币进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