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兵抵弘农郡城下

此一战,羯族军队连同溃败过程中被追杀,总共被斩杀两百二十左右骑兵,三百七十左右步卒,加在一起接近六百人。

如果算上之前隔河弓弩对射造成的一百六十多伤亡,羯族军队总共伤亡七百五十左右。

前前后后三千羯族步卒士兵,六百羯族骑兵,总共三千六百人,伤亡七百五十左右,伤亡比例也就两成多一些,算不上损失太惨的败仗。

毕竟很多败仗都是全军覆没。

或者崩溃以后,在被追杀过程中,伤亡大半,三千人能真正跑掉两成就不错了,而这支羯族军队却反而跑掉了差不多八成。

这边,唐军击溃阻碍过河的羯族军队以后,大部队继续从浮桥过河。

总共接近六万一千名士兵,其中还有三万五千多是骑兵。

三座浮桥加在一起,哪怕平均每个呼吸时间能过六名步卒士兵,两万五千左右步卒全部过完,也需要两个时辰左右。

战马体积大,平均每个呼吸时间过两名骑兵,三万五千左右骑兵,则需要八个半时辰。

再算上一些后勤物资,整支大军全部过河,需要超过一天一夜时间。

冷兵器时代,一天一夜多一些时间,便能让一支超过六万人的军队越过黄河,速度绝对已经算是快的了。

另一边。

羯族万夫长跟着溃败的羯族士兵一连溃逃了十余里之后,重新收拢士兵,他才喝令把当时在前沿指挥的旗总、百夫长等将领带到他面前,询问当时的详细战况。

当得知过河的三百左右唐军步卒,其实全部都是重甲步卒,而且手中兵器极其凶残,力劈而下可以连人带马劈开。

前沿的骑兵根本冲不破这样的重甲军阵,同时不仅是骑兵,包括步卒士兵,手中兵器砍在或者捅在唐军重甲步卒身上,根本破不了甲。

“这岂不是意味着,只有唐军士兵斩杀我军的份,我军根本奈何不了唐军士兵?”

羯族万夫长脸色变了又变。

原本他是想着问罪当时前沿指挥的几名百夫长、旗总等下层将领,让他们背了此次败仗的罪责,同时震慑手下士兵,以后不可再出现没有命令便自行溃败的情况。

现在听到了当时前沿的详细战况,得知了当时前沿为什么溃败得那样快,那样彻底,再把罪责推到几名下层将领头上就不太可能了。

“罢了,我等先撤进弘农郡城内吧,相信将军得知前后详细战情以后,也不会怪罪我等吃了这场败仗。”

羯族万夫长最终没有处置手下任何将领,而是带着收拢到的两千三百多士兵,一路退进弘农郡城以内。

之所以只是两千三百多,而不是两千八百五十左右,是因为有些羯族士兵在溃败过程中不知是故意还是什么原因,跑散了,没有重新被收拢在一起。

实际上,羯族万夫长进入弘农郡城以后,直至唐军完全过河,兵临城下,前前后后后也只有两千五百多羯族士兵进城,还是少了三百左右。

弘农郡城羯族主将宗乾焕,他从万夫长以及几名千夫长口中得知郖津渡口阻击唐军的情况以后,是既怒又惊,眉头紧蹙。

原先自觉有十成把握守住弘农郡城,现在他的信心遭到了动摇。

大将军石虎最初给了宗乾焕两万羯族士兵,其中步卒一万八千五百,骑兵一千五百。

虽说弘农郡城不算重镇级别的坚城,但毕竟是一座郡级城池,而且距离黄河不远,挖有护城河,城防也不算差了。

做为城池防守方,有两万士兵在手,而敌军只有六万一千左右,相当于敌军只是己方的三倍兵力。

正常来说,防守城池很容易打出一比二以上的伤亡比。

也就是说,攻城的一方伤亡两人以上,守城的一方才伤亡一人。

理论上,唐军想要强攻弘农郡城,耗光弘农郡城内的两万守军,得需要付出四万以上伤亡。

六万唐军有能力付出四万以上伤亡吗?反正宗乾焕是绝对不相信。

毕竟在他看来,新建立的唐国,全国都没有多少士兵,根本伤亡不起多少士兵。

别说付出四万以上伤亡,就算付出三万伤亡便直接把弘农郡城拱手送给唐军,唐军也不敢交换。

弘农郡城位于黄河以南,是洛阳的西侧,攻占弘农郡城目的是为了攻打洛阳,若是拿不下洛阳城,那么弘农郡城纵然攻下来,也绝对无法久守,迟早还是得放弃。

如果渡过黄河的六万一千左右唐军,付出三万伤亡才拿下弘农郡城,剩下三万一千人左右,便绝不可能再拿下洛阳城。

以上是宗乾焕最初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