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周武王驾崩与周公辅政

在病榻之上,姬发费力地转动着沉重的眼球,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大臣。他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和不舍,仿佛在寻找着一丝可以托付的可能。最终,他的目光停留在周公旦身上。

周公旦是他的弟弟,从小便与他一同长大,感情深厚。在姬发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周公旦一直都是姬发最为信任和倚重的大臣。周公旦不仅拥有着卓越的智慧,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和策略;还具备沉稳的性格,在关键时刻总能保持冷静,为姬发分忧解难;更有着一颗对周王朝忠诚不二的赤子之心。

姬发深知,只有将辅政的大事全部托付给周公旦,周王朝的未来才有一线生机。于是,他用尽最后一丝气力,缓缓地开口,向周公旦吩咐着自己的遗愿。那声音虽然微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旦啊,望你护我周室江山,定我周室正统,莫负天下苍生……”周公旦泪流满面,重重地跪在姬发的床前,坚定地说道:“吾兄放心,旦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成王,护我周室昌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久,姬发带着对天下的牵挂和对未来的担忧,缓缓地闭上了双眼,与世长辞。他的离去,如同一盏明灯的熄灭,让整个周王朝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那无尽的哀伤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整个朝堂沉浸在一片死寂之中。

根据安排,姬发的遗体被妥善安葬于周陵。那片土地,经过精心挑选,地势开阔,风水宝地。周围种满了苍松翠柏,仿佛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姬发的英灵。那片庄严而肃穆的土地,成为了他永恒的安息之所。在葬礼上,臣民们纷纷跪地痛哭,表达着对这位伟大君主的沉痛悼念。

而周王朝,在经历了这一重大变故后,在周公旦等一班大臣的辅佐下,继续着它的发展之路。

随着周武王的逝世,周王朝的王位传承迎来了新的阶段。

按照王位的继承制度,武王的儿子姬诵顺利继承了王位,从此,姬诵便成为了周王朝的新一任君主,史称周成王。此时的周成王,仅仅只有十三岁,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他稚气未脱的脸上,还带着孩童的纯真与懵懂,一双明亮的眼睛中闪烁着好奇与迷茫。

对于统治一个庞大的王朝,他显然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在他眼中,治国理政不过是书中那模糊的概念,而如今,他却要面对现实中的种种难题。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是多么的沉重,而他,还只是站在起跑线上的孩童。

而彼时的周王朝,正处于一个极为关键且不稳定的时期。刚刚建立的王朝,犹如一座刚刚搭建好的高楼大厦,根基尚浅,四周还充斥着各种暗流涌动的危险。

各地的诸侯势力犹如繁星散落,他们在商朝统治时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势力,对于周王朝的新统治,有些诸侯表面上臣服,暗地里却怀揣着不满和野心,想要寻找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有些则是在观望,看周王朝是否能够真正稳定下来,再决定自己的立场。

社会的生产秩序尚未完全恢复。连年的战争使得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曾经繁华的城镇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破坏,粮食短缺,商业活动也陷入了停滞。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待着政府的救援和恢复。

百姓们也还在适应新的统治。长期在商朝的统治下,民众已经习惯了旧有的制度和秩序。现在,面对全新的周王朝,他们需要时间去了解、去适应。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如一些地方出现了对周王朝统治的抵触情绪,还有一些流氓土匪趁乱作恶,搅得社会不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