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已经安排妥当,所以王家一众人起了一个大早,王爷爷,王父,三叔,一人背着一个大背篓鸡还没打鸣就已经出发上山了。
上山之前,王爷爷带着王父几人拜了天地神仙,祈求保佑,其实应该拜列祖列宗的,但是王家的牌位都在祠堂里,所以只好拜拜神仙,祈求个好兆头。
几个妇人一早起来就做好了早饭,给他们路上带着。
哪里有野葡萄,王定国和王定军兄弟一清二楚,这东西上山的人偶尔给自家孩子带几颗,其余真的是没人吃。
所以整座黑山的山葡萄都是王家的。
没人会有一点想法。
山葡萄看着很小,但是每一处的葡萄藤都是一大片所以一处的葡萄差不多就可以装满两背篓。
第一天王父三人就背回来9背篓。
第一次背回来的还有绿的,王青云赶紧把如何挑选品质比较好的葡萄告诉王父三人,一句话,只要紫色的。
这样的话,能够酿酒的葡萄就会少很多。
但是幸好,刚刚过了农忙,可以天天上山,所以总是可以等到葡萄成熟变紫的。
山葡萄这东西看着不多但是黑山范围还是很大的,比王青云想象中要大的多,就这还只是黑山外围,黑山深处,王父几人都没有进去。
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处,除非没有办法,野兽不会来到黑山外围,而人类也不进入黑山深处。
背回来的野葡萄,王青云第一时间就指导着众人开始收拾野葡萄,
因为葡萄太多了,王母还去邻居家借了几把剪刀,这样才勉强够几个女人人手一把,然后开始剪葡萄。
当然王青云就只能在一旁指导,而不能上手。
怎么剪?
怎么洗?
怎么晾?
怎么捏碎?
怎么装坛?
怎么保存?
王青云煞有其事地认真教导,大家因为能卖钱的缘故都耐着性子一步一步制作,也不嫌麻烦。
因为王青云说了,错一步就做不出葡萄酒。
因为昨天王爷爷的交代,大伯一点时间也没耽搁,上午就拉着一车坛子回来了。
是店家帮忙送回来的,没收钱,虽然路远,但是大伯买的多啊,在王青山的讨价还价之下,还是以一个不错的价格买了这些坛子。
王青云仔细检查了一下,确实和自己交代的一样,内壁光滑,带盖儿。
所以王青云还是很满意的,然后大伯和大哥就跟着回来的王父等人上山了。
车子进村子很多人都看到了,大家都看个稀奇,直言王家败家子,要这么多菜坛子腌咸菜,怕不是要吃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