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开课讲家邦

当朝首辅 有所 1309 字 9天前

早饭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差,至少比在家时多吃了一顿。

寄宿生活也不能强求太多。

吃完饭,私塾里慢慢的热闹起来。

时间虽然还早,但是学子已经陆陆续续地到齐了。

自古便没有学生等老师的道理,所以每个学子即便不能提前,也力求准时。

堂屋正堂是待客吃饭的地方,堂屋左侧是下舍所在,19个五六岁的奶娃娃正襟危坐,第一天上课大家都很拘谨。

堂屋东侧是中舍和上舍,上舍学子平时都在家温习功课,只有心中有惑或者课业有疑才会到草堂请教崔夫子,因为上舍学子即便不是童生,也是可以下场试水的科举种子,所以自由度会更高一些。

所以东屋只有中舍的七人在,上舍三张书案则是空无一人。

王青云和李皓一张书案,石山独自一张书案坐在最后边,六岁的石山本就年纪较大,经常练武又导致身高比常人高一些,所以石山就坐在最后了。

没想到的是古代也是按照个子排位置的。

上课前即便很安静,也免不了大家窃窃私语,王青云这才了解到,下舍里边还有几个年纪比较大的大约八九岁的样子,是班级一霸。

身高和石山相仿。

虽然读了几年但是仍没有达到中舍水平。

中舍什么水平,至少是把三百千熟背,并且了解其经意内容,这才能开始四书五经的学习。

上课是从下舍开始,下舍都是在学习三百年的稚童,王青云是会读会认,李皓是已经学过,开始学习王青云,而石山则是白纸一张。

即便是新生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

只等月考的时候,才有机会升舍,李皓大概率是有机会在第一次考核的时候升舍的,而王青云没有办法即便是现在升舍他也没有四书。

所以趁着这一个月时间,王青云还要将四书抄出来。

令人开心的是,李皓拥有全套的四书五经。

虽然只是手抄版,但是王青云哪有什么好挑的呢?

如果向崔夫子借,王青云还真有一点不好意思。

所以王青云想要和李皓一块升舍的话,这一个月至少要抄4本书,虽说王青云的字就那样,但是至少字形没什么问题。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上课,王青云也是有一点期待的。

一身墨绿色的长衫,带着浓浓的书卷气,一脸淡然的崔夫子背着手缓缓走进了草堂。

草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孩童的目光随着崔夫子的身影四动。

草堂里没有讲台,没有黑板,只有一张属于夫子的案几,一个蒲团。

蒲团可以坐,可以跪坐,并没有特别的要求。

崔夫子坐下以后,这时候新老同学的区别就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