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给陆宽造势恐怕是想要陆宽一鼓作气拿下乡试。
这个时候出风头,不是明智之举,崔夫子还是看的很透彻的。
圆月高悬,酒意正酣。
在主家的邀请下,热闹的人群逐渐向桂花林外行去。
这里显然是不适合放灯的。
桂花林外倒是有不少的空地,不过那里也不是放灯地。
真正的放灯地在回春堂后边的一个晒谷厂里。
这里原本是农家晒谷的地方,后来镇里建筑增多就将这里包围了起来,离镇中心也不远,是大家纳凉,游逛的去处,这里现在也没有晒粮了。
四处也没有树木房屋阻碍可以放心放灯。
这世也有孔明灯,据说是戍守边关的一个叫孔明的人发明的。
后来则是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古时放灯也是有防护措施的,一般主持放灯的人家都会派人盯着,至少两个时辰,才会放心入睡。
要不然,燃了人家的房屋可不是一件好事,而且放灯一般都选择无风的时候,孔明灯会一直飘升,直到火光熄灭。
如果有风的话,很可能会打灭,打翻孔明灯,会有严重的安全隐患,不过今天的天气不错。
陆家很贴心的给每位受邀的宾客都准备了一个孔明灯,样式都差不多。
崔夫子自然也有一个。
崔夫子的孔明灯有四面,四面皆白。
这里除了陆氏准备放飞的孔明灯外,还有一些其他人,可能都是镇上的人家也来放飞孔明灯。
王青云还发现了白果,正被他母亲牵着,围着一个差不多款式的孔明灯左瞅右瞅,可爱极了。
也许是天公作美,月亮竟然脱离了云层,静静地俯视着万物生灵。
所以,王青云看得很清楚。
白掌柜拿着陆家给自己的灯笼去和白果汇合了。
回过神来的王青云,竟然发现,崔夫子已经落笔,在一面孔明灯上题了字了。
写的是:有朝一日乘风起,定折蟾宫第一枝
看来自己的夫子还是有些不甘心啊。
不过这句诗既应景,又抒情,实属良作。
正在品读的王青云还没反应过来,李皓就提笔在另一面写下了字。
“干嘛?”王青云问道
“提字”李皓并不受影响。
王青云也没有再问,因为他也是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