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家和情谊长

当朝首辅 有所 1255 字 11天前

“什么样的道士?这可得提防着点,不是老有和尚道士来骗孩子出家吗”

王爷爷一脸警惕。

“估计是个得道高人,爹,你是没见那画,跟真人一样,就感觉不是人画的一样”说起这个,王母就是一脸难以置信。

王青云瞥了王母一眼,咋的,不是人画的,还能是鬼画的?

“哪有那么邪乎?”王爷爷显然不信。

“真的”王母低头小声嘟囔着。

王父则是牵着牛车也不说话。

王青云坐在牛车后面,双腿提溜在外边,一晃一晃的,一边看书,一边听着众人的聊天。

秋日的微风,渐渐的将欢声笑语带向四面八方。

路上行人很少,因为王家人回来的很早,所以除了沿途村子的村民,王家很少遇到熟人了。

到家的时候天色还早,王大伯在院子里里翻着晾晒的谷子,王青山则是去了田里,看看高粱和黄豆的情况,能收割的先收割一些。

王奶奶则是坐在堂屋门口教王青兰纳鞋底,农村妇女,大多都有一手裁缝手艺,手一扎,就能裁剪出比例合适的衣服。

这个世界没有缝纫机,这样的话针脚就特别明显,针脚好坏,就能看出手艺高低。

王家裁缝手艺最好的其实是王母,然后才是王奶奶,然后是王三婶,最后才是王大娘。

所以青兰没有跟着王大娘学习,而是跟着王奶奶学习。

王母不仅针脚密,而且会的花样多,尺寸更是一手准,只用手量就知道大概得尺寸,如果让王母用尺子的话还真是为难人了。

而且王母的鞋样也是最齐的,这都是当时王母的陪嫁,用比较厚的桑木纸裁剪整齐,王父王青云的衣服鞋子都是王母做的。

王母的手艺是家传,王母和王三婶来自下河村李氏,是不出五服的亲戚,两人不仅一辈,王三婶还得叫王母一声堂姐。

下河村是比较富裕的村子,良田很多,王母家教也比较好,所以王母从小就学了一手剪裁手艺,王三婶情况也差不多,只是天分没有王母好。

看到家里多了一只山羊,家里的几个人都啧啧称奇,因为上河村可没有山羊,王家的山羊是上河村里的独苗。

把福家也拴在福田的地盘里,福田只顾反刍,没有一点意见,院门口也摞起了高高一层稻谷垛,留作福田冬天的食物。

现在加上福家,估计还得再摞一层,也幸好高粱杆也快下来了,给福田福家换换口味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