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好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想了想,好像也没什么事啊,去还是不去?
算了,先不去了,这天天遭师傅挤兑,这可太伤徒弟了。
好在王青云已经将家里的事都安排清楚了,可以一心读书考取功名了。
静一下心,王青云又将没抄完的书拿出来继续抄,这世界也没什么好玩的,连个手机都没有,读书人平时就是看书,抄书,背书。
要不就是对弈。
王青云是不会围棋的,整个书院也就崔夫子下的一手好棋。
至于李皓会不会,王青云就不得而知了。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课程都很快,崔夫子打算在今年就将四书五经教完,然后再打磨几年,李皓和王青云都有望十岁之前考上童生,20岁左右中举基本板上钉钉。
也幸亏两人接受的快,并未表现出什么不适感,这就苦了一块升上来的两位同窗了,天资如此,用四个字总结就是苦不堪言。
下课这两位连踢球的时间都没有,不是在复习,就是在抄笔记,这也导致两人的水平进展很快。
虽然比不上李皓和王青云,不过已经属于草堂里的佼佼者了。
有了王青云和李皓这两条鲶鱼,整个中舍的学风,都为之焕然一新,所有的老生就差悬梁刺股了。
这也导致整个下舍的学生十分开心,因为终于能踢上球了,没人和他们抢了。
而石山也是很用功,三百千已经能全部背诵了,几人的学业开始逐步走入正轨。
这段时间,镇上踢球的少年,逐渐多了起来,起初是猪尿泡,后来是竹球,逐渐和草堂的竹球慢慢趋近。
并且王青云还收到了陆昭递来的书信,信上说山阳书院的各位学正,以及他的恩师都很
这好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想了想,好像也没什么事啊,去还是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