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剩一些糖葫芦了。
“家里还有多少”父子俩面面相觑,这也太快了。
这也可能是王青云戳中大家的痛脚了。
这个世界过年也需要过礼,最好的是拿肉,差一些的拿馒头,再差就是窝窝头,肉太贵了一斤肉几十个铜板,还不一定有肥肉。
这柿饼五文钱一个,一家送4个才20文钱,而且柿饼看着漂亮,口感也不错,送礼的话,一点也不比拿肉差,说起来拿的还是蜜饯。
所以一些回门的,去舅家的,需要备厚礼的,二十文钱还是能拿出来的。
有的人插标卖首,有的人锦衣玉食,这就是现实的参差。
所以,一个农村人不仅要有一份家业,也要有一份糊口的事业。
柿饼卖完了,只好卖糖葫芦了。
“这板子咋整?”王青云问道。
“你在这等我,这是借煤场的,我还了去”王爷爷还在煤场呢,不会是跟王爷爷借的吧。
王青云面前插着一根糖葫芦架子,两摞石头,屁股下边是自己的背篓。
“青云,这是你家的吗?给我来一串,爹这就是我同窗”不知道什么时候石山挤了过来,后边跟着他爹,王青云见过几面。
“是你啊?”石山他爹笑着和王青云打招呼,中气十足,听声音就感觉是个高手。
“您认识我?”王青云摘了一个递给石山。
“你在煤场制煤球的时候我见过,我还上手做了不少呢?多少钱?”石山他爹很是热情。
“爹,五文钱”石山是懂价格的,因为王青云给李皓带过好几次。
“给,有时间到上林村找石头玩”说完带着石山走了。
“再见”石山打了招呼就走了。
这一会儿,王青云就遇到好几个同窗,照顾生意的也不少。
王父没一会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