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尹将,吃完饭就又来挖地基了,两人交流不多,都是各干各的,而且尹将挖土,王青云夯土都是累人的活,所以两人谈话兴致也不高。
好在一天时间,王青云夯土已经夯地差不多了,明天的话就需要找一些石头垫在里面,防止支撑屋子的梁柱下陷,也能增加稳固,这也是没有水泥的苦恼。
铺一层石头,将四角的梁柱立起来,四根梁柱差不多等长,这样就降低了雨水流失的坡度,所以王青云还准备了两根又粗又长的木头,这是早就准备好的。
因为实在太重,王青云就做好记号没有搬,这前后半月,木头也轻了不少,所以王青云才能用竹竿一点一点将他们撬走,这也是不可以找人帮忙的,即便是将他们栽到坑里也只能一个人完成。
王青云一点一点将两根木头往竹楼推,一直推了三天才将这两根木头推过去,最后又花了一天时间才将两根圆木栽下。
这样屋顶的坡度就很完美了。
然后将地基里填满土石就好,本来王青云想要填充一层石头的,但是王青云将周边的石头搜刮一空也还是不够,最后只好将挖出来的土回填,这也是无奈之举。
然后建造竹楼就快了不少,本来王青云想要将第一层当做工作室的,但是考虑了书院这里的气候,还是算了,这里降水量太大,一楼估计会很潮湿。
王青云将一楼降到半米左右,这样施工难度很小,后期维护成本也不大,至于屋顶王青云觉得有个两米五甚至两米就行,15岁,自己肯定没有两米。
王青云对于自己的认知还是很清楚的。
将梁柱做好以后,四周墙面就快多了,王青云也开始了拆家之旅,一边拆,一边装,最后王青云的老竹楼只剩下屋顶和立柱,新竹楼却是完全立了起来,只是缺少个屋顶。
放好横梁,这时候王青云的手活就能够展示了,王青云编织了好几个大大的四四方方的竹篾,充当做竹楼屋顶的第二层承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