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努尔哈赤,爱读明小说的“灰小子”4

”建州军攻城北门,焚粮,毁门。布占泰求和,双方暂时停战。”罗玉华继续说道,“努尔哈赤返回后,布占泰迁怒于与自家和亲的努尔哈赤之女穆库什和侄女额实泰,将她们囚禁。”

”万历四十一年,努尔哈赤囚禁了妻子、以送质于叶赫的借口,率领代善、阿敏、费英东等人,统帅三万大军,再次征讨乌拉。”

”这次出征,建州军又成功攻下三城,使得乌拉贵族、百姓也纷纷倒戈。”

“布占泰领三万大军据守伏尔哈城,誓言要与努尔哈赤生死较量。结果乌拉大败,兵马损失过半。建州军继续猛攻乌拉城,布占泰派遣次子达拉穆镇守。”

“建州军攻城营垒的同时,往城下投掷土包,使城墙与土堆几乎相平,随后冲入城内。布占泰兵败如山倒,旗下仅剩百余名士兵,面对建州军旗帜如惊弓之鸟一般四散逃命。”

她轻叹道:“但途中,遭遇代善截击,布占泰只得亡命千里,投降叶赫。建州军占领乌拉城,乌拉正式宣告终结。努尔哈赤将乌拉降民编入万户,带回建州。”

“哇……”徐爱咋舌道,“女真部的人,这背刺和反背刺玩的有些六啊……”

“明明是姻亲关系,却咋都闹得不死不休的……”

“也不完全是他们如此……”罗玉华不赞成她的说法,“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人心深不可测。”她面色凝重,“历朝历代的帝王,能有几个是真正手里没沾过亲人,知己,亲信鲜血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只有把对手狠狠扼杀在摇篮里,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许多问题……”

“举个例子吧,清朝小说家蒲松龄知道吧……”她叹息道,“明明也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却始终科举不利,直到六十多岁才得了个秀才的功名……”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与他同姓的某个胡商家族,也用了这个汉姓……”

“明朝初期时,朱元璋对这个家族的人进行了一次大清洗,而他这一举动,不但没有被后人谩骂,反倒是被赞明君之举,赞其有先见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