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历朝的老四到底有多强33

“其实,到这里,我们也已经可以看得出……”罗玉华继续道,“对于明朝,他们虽然充满仇恨,但也还是会反思自己的不足……”

“他们会觉得,蒙古王朝的光辉岁月,专制体制之所以会日渐势微,是因为权利的诱惑,让各部落的可汗们犹如饿狼争食,竞争的愈发惨烈。”

“因为不够团结,上了明朝的当后,才使得蒙古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独立与荣光。”

“而对于清朝的态度,蒙古人则者更加抗拒。”她叹道,“蒙古人更是视清朝为武装入侵者,尤其是对于准噶尔事件,他们更是认为清朝皇帝残忍杀害蒙古人,还将清朝统治视作黑暗时期。”

“蒙古史书对于当时的清朝评价是:满洲人用武力霸占了我们美丽的草原,迫使我们实行和亲政策,让漠南蒙古把博尔济吉特氏公主嫁给皇太极之后仍然背信弃义,入侵蒙古……”

“对我们进行了分化瓦解,进行人口控制,禁止自由迁徒,实行奴化教育,让我们永世做奴才。”

“他们觉得最初清朝实行了满蒙联姻的政策,积极拉拢蒙古上层贵族,慷慨赏赐无数珍贵礼物,并尊重外蒙古的宗教信仰,这挺好。”罗玉华叹息道。

“但为了避免历史上封建王朝频遭游牧民族劫掠的情况再次发生,清朝又特意制定了一项相当狡猾的策略——推崇黄教,并采取温和的减兵政策。”

“从顺治时期开始,清朝便以资助佛法为借口,在蒙古大量投资兴建藏传佛教寺院,倡导普通家庭男子剃发出家,并为僧人全面减免兵役、徭役等其他赋税,实施优惠政策。”

“而这一情况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许多蒙古平民为了逃避沉重的税赋,选择放弃世俗生活,专心在漠南地区修行。据保守估计,那里至少有20万名喇嘛。”

“要知道,在明末时期,蒙古的总人口只有不到 200 万了。”罗玉华继续道,“一下子出现这么多劳动力不参与生产,也没有家庭和事业,这直接便导致了蒙古人口一直停滞不前,社会活力急剧下降。”

“直到清朝晚期,蒙古人口仅剩172万左右,这与当时亚洲其他地区经历的人口激增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除此之外,他们还强烈怨恨清朝统治时期,晋商实施的高利贷剥削手段。诱使许多贵族纷纷陷入了破产的困境,让草原的经济主导权长期被晋商所掌控。”

“反正,他们的教科书里,以这一史观为指导,普遍将近代蒙古的衰落,全盘归因于清朝,还通过大量文字和图片描绘清朝统治时期的各种情景,实现对其的【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