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董事出马,已经将范金友这边打点过了,所以现在街道办这边已经没问题。
实际上即便是不打点,范金友也会全力促成这件事儿。
“林大夫。”娄董事开门见山道,“我听小娥说你打算开医馆,当时便觉得林大夫的医术通神,开医馆一定可以造福百姓,不知道我们有没有可能合作。”
“看您这话说的。”林友邦做了决定,不再抵触这件事,顺着话头道,“求都来不及呢,我这儿正在发愁谁来给我当私方经理,您看得上我这个小店......不过,您可是忙人,谁当这个经理?”
林友邦这个问题等于是白问,或者求证。
果然,娄晓娥抢在前面答道:“我我我,是我,以后我在这上班,跟你是同事。”
好嘛,送上门的娄子!
林友邦还能说什么,欢迎呗。
现在林友邦这个医馆中医部分已经装修的差不多了,就差硬件设施,西医部分目前丁秋楠那边还没有结果,所以暂时用不上。
从门脸进来,一整间空旷的屋子,地板、天顶墙壁等等,差不多快完工了,从这进去便是这个四合院的前院,也是医馆的后院,目前院子跟后面宅院的门已经用砖头堵住了。
房屋方面十分富裕,东西两面加上空出来的正面,有十多间房子,林友邦打算在这打造一个第二落点,不过现在以前面为主,后面暂缓。
林友邦和娄晓娥二人在范金友的见证下签了合同,各自签字按手印完毕,这就成了合伙人,不过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娄晓娥现在代表的私方,而林友邦出了一部分钱,“租赁”了场地,他需要跟娄家算清楚这个,然后再来进行股份核算,最后林友邦林友邦因为组织关系的问题算作公方的人。
按照其他行业的惯例,公方这一块都由街道出人充当经理或者代表,甚至还要派人到店里面工作。
例如陈雪茹的绸缎庄,还有徐慧珍的小酒馆。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公方经理处于领导地位,而且私方签合同都是跟街道这边来签订,街道来代表公方。
范金友见林友邦代表了公方,并且在合同上一角签了字,皱眉道:“林大夫,这个搞错了吧,应该是大前门街道上跟娄小姐签订这个合同吧?”
林友邦之所以找姜为民,又答应和娄董事合作,就是不想医馆里面有闲杂人等。
不懂的经营的人,又不懂得医术,在医馆里面能干什么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