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历过宋徽宗时代的人,见惯了朝廷的乌烟瘴气,现在官家励精图治,一力主战,让胡直孺直呼圣君临世。
大宋有希望。
赵桓试探一番,取出新的黑火药制造工艺,递给胡直孺道:“胡尚书,这是黑火药的改进之法。”
“你亲自抓这件事。”
“一旦新的黑火药制造出来,引爆实验的时候必须隐蔽。凡是参与的人,也都必须忠诚可靠,不允许出任何纰漏。”
“这是关系我大宋未来的武器。”
胡直孺激动道:“臣胡直孺,定不负官家的厚望,一定会完成。”
赵桓说道:“去吧!”
胡直孺行了一礼,恭恭敬敬退下。
在胡直孺离开后,赵桓吩咐道:“通知朱伯材,安排皇城司的人保护胡直孺,务必确保胡直孺的安全。”
周瑾应下后赶忙安排人去通知。
……
胡直孺出了宫,一路回到工部值房。
作为工部尚书,胡直孺一向敬职敬业。他虽说七十出头,在他看来还很年轻,毕竟姜太公八十多岁才出山。
胡直孺了解工部的火器,翻开火药的制作工艺,仔细的看完后,琢磨着火药粉末掺水后搅拌混合,再阴干碾碎,又低温烘干的可能性。
有什么必要呢?
胡直孺了解黑火药的情况,却不懂改进的用处,只觉得工序复杂了很多很多。
好在,他相信皇帝。
皇帝没有搞花岗石,没有大规模的找游方道士,更是励精图治,一心一意抗金,岂能再苛责皇帝呢?
皇帝折腾点火药,也是为了抵抗金人,是一片好心啊!
不能凉了官家热血的心。
干了!
胡直孺拿着黑火药的新工艺,直接去了东京城外的火器制作坊。
工部设有军器监,在军器监下面设有广备攻城作,下辖火药作、青窑作、猛火油作、金作、火作等作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火药作,就是专门生产火药的作坊。
胡直孺作为工部尚书,要安排事情,只需一道命令就行了。可是火药的改进,是官家亲自安排的。
他得亲自来。
胡直孺一路到了火药作坊,他一出现,火药作坊的负责人刘旺就来了。
面对胡直孺,纵然刘旺是火药作坊的大师傅,也紧张无比:“大人,大人驾临火药作坊,有什么吩咐?”
胡直孺神色和善,问道:“识字吗?”
“识字!”
刘旺连忙回答。
胡直孺取出新火药的制作工艺,递过去道:“这是火药的改进之法,你带人立刻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