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又弄到了两个工作名额?”
在厨房里忙活的二婶和老太太听到这个消息,也是震惊不已。
这才多长时间,小阳居然又弄到了两个工作名额?
虽然他刚说了,是帮了面条厂的大忙,人家厂长送他的,但两位老人包括二婶,还是震惊不已。
厂里的工作名额有多难弄到,这段时间他们可是深有体会。
不少有想法的村民,也已经向他们证明了这点。
因为大壮进了轧钢厂,得到了那么多的福利,连房子都有了。
这可刺激了不少有想法的村民,他们进城里打探消息。
打探的结果就是,厂里的工作名额根本就是有价无市。
农村人都不傻,知道在厂里有了工作,就能把农村户口迁到城里,就能有定量。
别人都知道这些,自然造成了工作名额有价无市的局面。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小阳居然又弄到了两个名额。
他们甚至有种错觉,怎么在大家眼里千难万难的工作名额,在小阳手里那么简单呢........
老爷子在接受完这个消息后,才开始思索起来。
“这两个名额,一个就给大壮的二弟吧,毕竟他们一家和咱们家最亲。
那个孩子也和大壮的性子差不多,聪明、听话、懂事。
另外一个名额,就给老六家的二小子吧,说起来,老六这段时间可是经常凑我这里。
我心里明镜儿似的,还不是为了家里的二小子,他们家的二小子我也了解,孩子也挺不错!”
苏阳知道爷爷嘴里的老六,说的就是村支书!
其实,村支书也找过苏阳,探听过他的口风。
只是当时苏阳也没把握能再弄到工作名额,这才一直没有表态。
没想到他还找过老爷子,看来村支书对这个也很上心。
想想也能够理解,毕竟这是关系到孩子一辈子的大事情!
如今既然弄到了两个工作名额,老爷子觉得应该给他家一个,那就给一个呗!
反正杨厂长和自己说过,到时候面条厂扩招,还会给他几个名额。
到时候就再从适龄人中挑几个出来,至于会不会造成农村劳动力的缺失,那只能说想多了。
眼下。
光他们村里,青壮劳动力都有两百多号人,就算加上扬厂长承诺的名额,村里出去的也不会超过十个。
对村里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不过。
这事儿暂时还没必要透露出来,免得一堆人上门说情。
自己倒是可以躲到城里去,老爷子和老太太不是烦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