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野史

第十八章 野史

【子曰:三十而立】

【孔子说,只有三十个人才配让我站起来打。】

【四十而不惑。】

【即便面对十个人也不会又疑虑,依旧选择果断出击。】

【五十知天命】

【如果对方是五十个人,就会被我打到让他们知道自己遇到了天命克星。】

【六十而耳顺】

【对方有六十个人的时候,也愿意坐下来听我讲道理。】

【七十而从心所欲。】

【即便面对有七十个以上的人,那么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论语》其实就是帮规。”

---“一个两米二的山东大汉,带着七十二个堂主和三千多个小弟跟你讲道上的规矩,这很合理。”

---“其实这才是正统的论语,你们学的都是跑偏的!”

---“那肯定啊,孔子活着的时候是春秋,死了就变战国了,你品,你细品!”

---“记住,孔武有力,意思是形容孔子的武力值高的可怕,力量惊人,三千个能文能武的弟子,谁见了谁不怂?”

---“所以‘孔夫子’应该是‘恐夫子’吧?”

......

看到光幕中的这些评论,孔子一整个的生无可恋。

他的胸膛微微起伏,每一次呼吸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口中喃喃自语,声音微弱却满是悲戚。

“吾一生所求,不过是传道授业,让后人能领悟正道,怎会…… 怎会被曲解至此啊……”

“老师!”

子路从身后匆匆赶来,看着孔子这般模样,心疼之情溢于言表。他赶忙来到孔子身旁,轻声安慰道:

“老师,您不必如此介怀。”

“学生所猜测,这些话应该都是后世调侃所做,当不得真。”

“若一个国家只懂得以武降人,那这个国家必然不能长治久安。”

“老师一生倡导仁礼,此乃治国安邦、教化万民的根本。那些调侃之语,不过是无知妄言,无损老师思想的光辉。”

听到这话,孔子微微一怔,眼中似有微光闪过,沉默良久,缓缓点头道。

“但愿如你所言吧。”

......

就在这时,光幕突然换了内容。

【野史究竟能有多野。】

这个标题一出,所有朝代的帝王们全都变了脸色。

毕竟野史这东西,十分热衷于传播宫廷秘闻。

其中不乏一些毫无根据的桃色新闻或丑闻。

对于注重名节和尊严的帝王来说,这些负面信息的传播会让他们的声誉受损,威严扫地。

当然,更重要的是,如果民众被野史中的错误信息误导,就可能对帝王的统治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因此,所有帝王此时都是一副凝眉侧目,如临大敌的模样。

纷纷祈祷这其中千万不要有和自己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