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穿越到民国世界3

切磋过后,众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茶具与新鲜的水果。品茶之际,话题如泉涌般不断展开。从武术的源远流长、各个流派的独特传承,到当下国家所面临的严峻局势,再到民间百姓的疾苦与无奈,无不涉及。

傅斯年静静地坐在一旁,认真聆听着长辈们的交谈,偶尔也会适时地插上几句他的见解。他的话语中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睿智,引得众人纷纷点头称赞。

霍元甲对傅斯廷和傅斯平的武学基础颇为赞赏,他看到了这两个孩子身上的潜力与对武术的热爱。他微笑着鼓励他们要坚持不懈地练习,传承傅家武学的荣耀与精神。

傅斯廷心中激动不已,当下便站起身来,恭敬地请求霍元甲指点一二。霍元甲欣然应允,与傅斯廷一同来到庭院中央。傅斯廷深吸一口气,施展出通背拳,他的拳法虽略显稚嫩,但一招一式都充满了朝气与力量。

霍元甲则以霍家拳应对,他故意放缓了招式的速度,让傅斯廷能够清晰地看清其中的变化与应对之法。傅斯平在一旁看得目不转睛,他的小手紧紧地握成拳头,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这场精彩的对决之中。他的眼睛随着两位哥哥的身影移动,心中对武学的向往愈发强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场切磋,不仅让傅斯廷在武学上受益匪浅,更让在场的众人深刻地体会到了武学交流与传承的重要性。此后,傅斯年带着傅斯廷、傅斯平与霍元甲、农劲荪时常相聚,或是在傅家那充满古朴气息的大院里,或是在怀庆药栈后那片宁静的空地上,他们相互切磋武艺,探讨武学心得。

每一次的切磋,都是一次思想与技艺的碰撞,是一次成长与突破的宝贵机会。傅斯年在与霍元甲的对战中,逐渐克服了他实战经验不足的弱点。傅斯年将现代武术中的一些灵活身法与战术意识巧妙地融入其中,使他的拳法更加变幻莫测。

傅斯年学会了在战斗中灵活地移动脚步,利用角度和速度来躲避敌人的攻击,同时寻找对方的破绽,给予致命一击。

霍元甲也从傅斯年对通背拳的独特见解中,获得了新的灵感。他看到了通背拳中一些被自己忽视的精妙之处,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元素融入霍家拳中,对自己的拳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创新。他在出拳时更加注重力量的连贯性与爆发性的结合,使拳法更具威力。

然而,平静的日子终究被打破。义和团运动如一场汹涌的风暴席卷而来,起初,他们以 “扶清灭洋” 为口号,奋勇地攻击洋人,试图将列强赶出中国的土地,这一行为得到了许多民众的支持与响应。

但随着运动的发展,一些义和团成员被极端情绪所左右,失去了理智与判断,开始将矛头指向那些信仰天主教的普通百姓。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地进行攻击,使得天津等地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恐慌之中。

傅斯年得知此事后,心中深感忧虑与痛心。这样的行为不仅违背了侠义之道,更是对无辜百姓的伤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

傅家,作为传承通背拳的武术世家,在这国难当头、民不聊生之际,毅然挺身而出。傅斯年与傅廷安父子二人,联合霍元甲与农劲荪等一众侠义之士,齐聚傅家大院,共商应对之策,力求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傅家大院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似能拧出水来。傅斯年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忧虑:“诸位前辈、父亲,如今义和团在天津的暴行已愈演愈烈,若不加以制止,后果不堪设想。无辜百姓惨遭杀戮,这绝非侠义之道,更会让列强有机可乘,进一步瓜分我国。”

傅廷安微微颔首,他的面容冷峻,却难掩那股浩然正气:“斯年所言极是。我傅家虽以武立家,但此事断不能仅凭武力蛮干,需得谋划周全,先以大义劝诫,让他们知晓滥杀无辜只会陷国家于更深的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