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穿越到民国世界14

时光荏苒,时间来到了1921 年,中国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各种思潮涌动,革命的火种在华夏大地悄然孕育。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在中华大地的政治舞台上冉冉升起,其先进的理念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的关注与支持。

傅斯年与农劲荪在香港听闻共产党成立的消息后,毅然决定回到内地,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知道,时代的大门已经打开,共产党的成立注定了新中国的成功!

傅斯年和农劲荪凭借在商业领域积累的一定财富和广泛人脉,深知经济基础对于一个政党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性。

他们积极筹措活动经费,通过合法的商业运作以及自身的积蓄,为共产党提供了一笔笔宝贵的资金。这些经费犹如甘霖,滋润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各项活动。

从秘密印刷宣传资料,到组织工人运动、开办农民夜校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傅斯年与农劲荪的资助,让共产党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中有更多资源去传播革命思想,发动群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信息传递方面,他们更是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傅斯年利用他在商业界的往来关系,建立起了一个相对隐蔽的信息网络。

他们穿梭于各个城市之间,将共产党所需要的国内外形势情报、各地军阀动态以及民众的心声传递给党组织。在那个信息传递极为不便且危险的年代,他们的努力就像是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盏明灯,为共产党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提供了依据。

例如,在某次工人大罢工前夕,傅斯年通过自己在上海商界的朋友,提前获取了军阀政府可能采取镇压行动的情报,并迅速传递给党组织,使得党组织能够及时调整罢工策略,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为罢工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霍元甲与傅家众人以及精武体育会,在武艺支持和保卫工作方面成为了共产党坚实的后盾。霍元甲,这位武艺高强且极具民族大义的武术家,深知共产党所从事的事业是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

在精武会的训练场地,对于共产党的革命志士们倾囊相授,从基本的拳法腿法,到实战中的攻防技巧,再到武术精神与意志的磨砺,悉心培养着每一位前来学习的革命者。

霍元甲亲自示范迷踪拳的精妙招式,他的身影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在演武场上快速穿梭,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强大的力量与极高的技巧。

傅斯廷则着重教导革命者们如何在复杂的战斗环境中运用通背拳的长距离攻击优势,他耐心地讲解动作要领,一遍又一遍地与学员们进行实战演练,直到他们熟练掌握。

傅斯平虽然年纪尚小,但也毫不逊色,他凭借自己对武术的独特理解,为年轻的革命者们分享一些灵活应变的技巧与心得,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创造力。

这些革命志士在接受武术训练后,不仅增强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更在武术精神的熏陶下,培养出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意志,在日后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精武体育会的弟子们,也为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和活动提供保卫。在一些秘密的党组织集会场所,精武会的成员们暗中守护,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武艺,时刻警惕着敌人的破坏和袭击。一旦有可疑人员靠近,便会迅速采取行动,确保会议的安全进行。

傅家众人也纷纷投身其中。傅斯年的二弟傅斯廷和小儿子傅斯平,虽然年纪尚轻,但在家族氛围的熏陶下,也对共产党的事业充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