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穿越到南宋时期2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尚未完全照亮天空,傅斯年便早早地起床,简单洗漱后,便手持心法册子来到了练武场。此时,练武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弟子,他们或在小声讨论着昨日背诵的心法,或独自在一旁默默沉思,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

练武场中,清风拂动衣袂,马钰道长身姿笔挺如松,端坐在一众弟子之前。他目光平和却又透着威严,缓缓开口道:“徒儿们,今日为师便为你们讲解这全真心法口诀,此乃我教之根基,务必凝神细听。”

说罢,他双手轻轻交叠于腹前,微微仰头,声若洪钟:“气沉丹田守玄关,心宁神定意自闲。” 一字一句,清晰沉稳,在空气中悠悠回荡。弟子们皆正襟危坐,目不转睛地盯着道长,傅斯年更是全神贯注,耳朵都似竖了起来。

马钰道长稍作停顿,目光扫过众弟子,接着说道:“呼吸绵绵若有无,真机萌动在其间。” 他边说边微微抬起右手,食指轻点,仿佛在空气中勾勒出气息运行的轨迹,让那抽象的口诀变得具象可感。弟子们的眼神紧紧跟随着道长的手指,似要将那看不见的气机变化牢牢印在心底。

此时,一只飞鸟从练武场上空掠过,发出清脆的鸣叫声,但弟子们皆沉浸在道长的讲解中,无人分心。马钰道长继续阐释:“任督二脉通天地,阴阳调和身自安。” 他的声音愈发低沉,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引导着弟子们去体悟那体内的阴阳循环与天地自然的交融之道。

傅斯年心中暗自揣摩,试图去感受那口诀所描述的境界,他微微闭目,调整呼吸,按照道长所言去探寻体内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息。而其他弟子也都面色凝重,有的轻轻点头,似有所悟;有的眉头紧锁,仍在苦苦思索。

马钰道长见弟子们的神情,微微一笑,鼓励道:“莫要着急,此口诀需反复体悟,方能有所得。且听这最后一句:持之以恒功自成,超凡入圣心向仙。你们先结合今天讲的与自己体悟的相互印证下,下午有问题咱们再讲。” 话语中满是对弟子们的期许。

到了下午,马钰道长看着下面得的弟子,说道,“有什么问题都问出来吧。”弟子们闻言,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的弟子问道:“师父,这心法中所说的‘凝神静气’,到底要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入静呢?” 还有的弟子问:“师父,关于内气的运转路线,弟子还是有些不太明白,能否再详细讲解一下?”

马钰道长一一耐心解答,他的声音平和而舒缓,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够驱散弟子们心中的困惑。我站在一旁,认真聆听着师父的讲解,不时对照着自己手中的心法册子,将师父的话铭记于心。每当师父解答一个问题,他心中的疑惑便少了一分,对心法的理解也更进了一步。

经过一番详细的解答,弟子们的大部分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马钰道长见此,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了,既然你们都已对心法有了一定的理解,接下来便开始练习。记住,内功心法的修炼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你们持之以恒,用心去体悟。在修炼的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极易走火入魔,危害自身。”

马钰道长接着说道,“徒儿们,大家今晚回去再巩固巩固,内功修炼至关重要,今晚再好好体悟下,明日再修炼。”然后大家就去吃了晚饭,各自回房间继续体悟全真心法。

第二日,晨曦的微光透过繁茂枝叶的缝隙,星星点点地洒落在全真教宁静的练武场上,为这片武学圣地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纱,仿佛是上天洒下的祥瑞之光,预示着今日将有一场意义非凡的传承。

马钰道长一袭灰色道袍,身姿挺拔如松,神色庄严肃穆,静静地伫立在练武场的前方。他的目光深邃而平和,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的玄机,又似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慈爱,仿佛一位降临尘世的仙人,散发着让人敬畏又亲近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