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大师凝视着傅斯年,见他眼神诚挚,又念及他是全真教高徒,便点头应允:“既然施主有此诚心,那便去吧。藏经阁乃我寺重地,还望施主珍惜此次机会,莫要做出有违道义之事。” 傅斯年大喜,行了一个道家礼仪并感谢主持大师。
终于,傅斯年踏入了藏经阁。阁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的书卷气息,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经书。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找到《九阳神功》。
傅斯年记得当年张三丰的师傅在佛经中寻得《九阳神功》,但具体是哪本经书却毫无头绪。他开始一本本地翻阅,从《金刚经》到《法华经》,从《华严经》到《楞严经》,每一本经书都仔细研读。
第一天过去了,毫无收获。傅斯年并未气馁,第二天继续在藏经阁中埋头寻找。他时而站在书架前专注翻阅,时而坐在蒲团上细细思索。期间,有寺僧前来巡查,见他如此认真,也未多加打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了第三天,傅斯年已经有些疲惫,但他心中的信念却愈发坚定。他随手拿起一本《迦蓝经》,翻开书页,逐字逐句地查看。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段文字上,那独特的内功心法描述,让他心中一震。没错,这就是《九阳神功》!
傅斯年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开始全神贯注地背诵起来。他深知不能在此久留,必须尽快将经文铭记于心。他反复诵读,将每一个字、每一句口诀都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直到确定自己已经完全记住《九阳神功》的内容,傅斯年才小心翼翼地将《迦蓝经》放回原处。他走出藏经阁,来到主持大师面前,恭敬地说:“多谢主持大师的慷慨,晚辈已经在藏经阁中收获颇丰,如今准备明日便离开少林寺,继续云游四方。”
主持大师微笑着说:“施主一路保重,希望你能将在寺中学到的佛法精髓,运用到日后的修行与生活中。”
第二天清晨,傅斯年告别了少林寺的僧人们。他站在山门前,回望这座神圣的寺庙,心中感慨万千终于把《九阳神功》拿到手了,撤退!
傅斯年怀揣着《九阳神功》的奥秘,离开了少林寺。他心中清楚,第二次华山论剑的日子渐近,这场武林盛会,是检验自己武学造诣的绝佳机会,更是他在江湖中进一步提升武学见识的机会。
一路上,傅斯年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心中只有一个目标 —— 华山。
当傅斯年终于赶到华山脚下时,他感受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这座雄伟的山峰,此刻正见证着武林的风云变幻。他加快脚步,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而上。
一登上华山之巅,傅斯年便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郭靖、黄蓉、裘千仞、南帝一灯大师、欧阳锋、黄药师、洪七公等人早已齐聚于此。
只见场中,欧阳锋、洪七公、黄药师以及南帝一灯大师正战作一团。
欧阳锋逆练《九阴真经》后,内力如汹涌的暗流,诡异且强大。他的眼神中透着疯狂与狠厉,每一次出招,都带着一股让人胆寒的压迫感。他身形如鬼魅般飘忽,时而猛地扑出,时而又迅速后退,让人捉摸不透。
南帝一灯大师神色凝重,他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一阳指的指力如金色的光芒,精准而刚正地迎接着欧阳锋的攻击。每一次出指,都带着一股醇厚的内力,仿佛能穿透一切。
洪七公大喝连连,他的降龙十八掌刚猛无匹,每一掌拍出,都如同巨龙咆哮,带着排山倒海之势。他的掌风呼啸,周围的空气都被震得嗡嗡作响。
黄药师则施展落英神剑掌,身形飘逸,掌法如繁花飞舞,却又暗藏凌厉剑气。他的碧海潮生曲也在此时奏响,曲调悠扬却又充满杀意,试图扰乱欧阳锋的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