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经筵辩论

江宁冷眼旁观这朝堂上的纷争,双唇紧闭,一言不发。

他神色淡漠,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这朝堂上的喧闹与他毫无关系。

魏忠贤站在一旁,脸色铁青,眼神中满是愤怒。

此刻,官应震正与杨涟、左光斗二人激烈争吵,官应震言辞犀利,条理清晰,不愧是在党争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一把好手。

他的每一句话都直击要害,将杨涟和左光斗二人驳得节节败退,到最后竟无言以对。

见争吵的火候差不多了,朱由校坐在龙椅上,大手威严地一挥,高声宣布:“就由礼部尚书顾秉谦主持张居正平反相关事宜。”

天蚕小说网

这话一出,除了杨涟和左光斗二人满脸愤懑,满脸不情愿之外,朝堂上其他官员纷纷跪地领旨,齐声高呼:“臣遵旨!”

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彰显着皇权的威严。

随后,朱由校宣布散朝,满朝文武纷纷朝宫外走去。

江宁与内阁、六部九卿的一众大佬则被径直请进了御书房,准备开展经筵。

此次经筵的讲官由邹元标担任。

朱由校端坐在龙椅之上,神情专注。

邹元标站定后,即刻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只见他引经据典,对经史子集里的内容信手拈来,把所讲的道理阐释得头头是道。

江宁初涉经筵,那些高深的经学义理、复杂的典故引用,让他听得一头雾水,眼神中满是迷茫。

反观其他大佬,个个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其中,不时微微颔首,对邹元标的讲解表示认同。

就连朱由校,也时不时忍不住点头,显然对邹元标的论述颇为赞赏,眼神里透着思索与回味 。

江宁百无聊赖,靠着柱子竟呼呼大睡起来。

就在这时,邹元标眼角余光瞥见了这一幕,他轻轻咳嗽一声。

这突兀的声响,瞬间让一众大佬察觉到异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邹元标正一脸笑意,目光直直地盯着靠在柱子上酣睡的江宁。

朱由校心里暗叫不好,心说这江兄也太不当回事了,在如此重要的经筵场合,怎么能睡着呢?

邹元标踱步来到江宁身旁,脸上依旧挂着和善的笑容,开口问道:“江大人,莫不是老夫哪里讲得不好,让您提不起兴致?”

江宁被这声音惊醒,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瞬间反应过来自己处境尴尬,忙不迭笑着解释:“邹老大人,您讲得实在是太好了,本官听得太入神,不知不觉竟神游太虚了一番。”

邹元标闻言,嘴角微微上扬,轻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请江大人为老夫与诸位同僚,解读一番吧。”

众人心中暗叫不好。

江宁的才学功底,在场诸位可都心知肚明。

要说江宁一无是处,那倒也冤枉他,毕竟他文能治理百姓,武能操练兵马。

可若论起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江宁在经史子集、四书五经方面,确实一窍不通。

邹元彪这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实则是将江宁架在火上烤,让他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江宁轻咳一声,脑子飞速运转,旋即挺直腰杆,不慌不忙地说道:“邹老大人,实不相瞒,本官平日里研读儒家经典时,虽也用心,可总觉得诸多见解难以深达精妙之处。

不过,在道家经典的钻研上,倒是下了不少功夫,颇有心得。

眼下,能否容本官以道家经典来阐释一二,从别样角度为诸位拆解其中道理?”

邹元彪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却也不失风度,当即拱手还礼,脸上笑意盈盈,说道:“如此甚好,老夫与诸位同僚,皆洗耳恭听江大人高见。”

言罢,他微微侧身,抬手示意江宁上前,一时间,御书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齐聚在江宁身上,满是好奇与期待,想瞧瞧这一贯在经学上“短板”明显的江宁,如何借道家经典另辟蹊径,化解眼前这场“危机” 。

江宁抬手拱了拱手,神态自若地开口说道:“道家治国理念,一言以蔽之,便是‘无为而治’这四字。

但需明确,此‘无为’绝非无所作为,坐视不管。

实则是告诫为政者,莫要过度插手、干预百姓日常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