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的营地,气氛紧张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李隆基站在营帐前,望着那些情绪激昂、叫嚷着要杀杨玉环的士兵,只觉得脑袋 “嗡嗡” 作响,仿佛有千万只蜜蜂在里面乱撞。他怎么也想不到,事情会发展到这般田地,士兵们的怒火竟会从杨国忠身上,毫无预兆地烧到了杨玉环身上。
回想起与杨玉环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李隆基的心里满是柔情与不舍。当初,杨玉环那倾国倾城的容貌、温婉可人的性格,一下子就走进了他的心里。这些年,无论宫中琐事如何繁杂,杨玉环总是陪伴在他身边,为他排忧解难,给他带来无尽的慰藉。他们一起在宫中赏花赏月,一起度过了无数个美好的时光。那些回忆,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他的生命里,成为他最珍贵的宝物。
“陛下,您一定要救救我……” 杨玉环那带着哭腔的声音,将李隆基从回忆中拉了回来。他转过头,看着营帐内脸色惨白、泪流满面的杨玉环,心中一阵刺痛。杨玉环的眼神里充满了恐惧与无助,那模样,就像一只受伤的小鹿,让人看了心疼不已。
“爱妃,别怕,有朕在,谁也伤不了你。” 李隆基握紧了拳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可他心里清楚,要想保住杨玉环,谈何容易。士兵们的愤怒已经达到了顶点,就像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一场巨大的灾难。
“陛下,您还是快想想办法吧,再这样下去,恐怕……” 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走到李隆基身边,小声提醒道。他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李隆基明白他的意思。
李隆基深吸一口气,再次走到士兵们面前。“各位将士,朕知道你们对大唐忠心耿耿,也理解你们此刻的愤怒。但是,杨玉环真的是无辜的啊!她不过是一个深爱着朕的女子,从未参与过朝政大事,又何罪之有呢?” 李隆基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一些,试图说服士兵们。
“陛下,您不要再被她迷惑了!” 一个年轻的士兵大声喊道,“她虽未直接参与朝政,但正是因为她的存在,您才对杨国忠的恶行视而不见。如今大唐江山岌岌可危,百姓流离失所,都是因为他们兄妹二人!不杀杨玉环,我们实在难平心中之愤!”
“对,不杀杨玉环,我们绝不罢休!” 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
李隆基看着眼前这些士兵,心中满是无奈。他知道,士兵们的情绪已经被煽动到了极点,仅凭几句话,根本无法平息他们的怒火。可他又怎么舍得让杨玉环受到一丝伤害呢?
就在这时,一位年长的大臣站了出来。“陛下,老臣以为,如今局势危急,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士兵们的愤怒由来已久,若不能妥善处理,恐怕会引发哗变。” 这位大臣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也被眼前的局势吓坏了。
“那依爱卿之见,朕该如何是好?” 李隆基急切地问道。
“陛下,老臣斗胆进言,或许…… 或许可以暂时将贵妃娘娘关押起来,向士兵们表明您惩治杨国忠一党的决心。等局势稳定下来,再做打算。” 大臣低着头,不敢直视李隆基的眼睛。他心里清楚,说出这番话,无疑是在挑战李隆基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