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别苑的清晨,阳光暖暖地洒在庭院里,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唱着,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归京而欢呼雀跃。李隆基站在庭院中,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脸上满是振奋与期待。前线传来的消息越来越令人欣喜,安禄山的叛军已被打得溃不成军,叛乱的平息近在眼前,他知道,是时候筹备返回长安了。
“来人!”李隆基高声喊道,声音中透着久违的昂扬。
“陛下,有何吩咐?”一名小太监匆匆跑来,恭敬地垂手而立。
“传朕旨意,即刻召集各位大臣,到书房议事。”李隆基神色坚定,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遵旨!”小太监领命后,迅速跑开去传达旨意。
不一会儿,大臣们陆续来到书房,他们的脸上同样洋溢着喜悦和期待。“陛下,听闻您召集臣等,可是归京之事有了新安排?”宰相房琯率先开口,眼中满是关切。
李隆基微微点头,说道:“正是。如今叛军已不足为惧,叛乱即将平定,我们也该准备回长安了。这一路,需确保万无一失,诸位可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
“陛下,依臣之见,首先要准备充足的物资。”户部尚书李岘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这归京路途遥远,随行人员众多,粮草、衣物、药品等物资都需大量筹备。臣已经初步估算了一下,这几日便会列出详细清单,安排人手四处筹集。”
“很好,此事就交由你负责,一定要保证物资充足且质量过关。”李隆基眼神坚定地看着李岘,给予他充分的信任。
“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李岘拱手领命,眼中透着使命感。
“陛下,关于随行人员的安排,臣也有一些建议。”礼部尚书走上前,“除了陛下和贵妃娘娘,朝中大臣、护卫将士、宫女太监等都需妥善安排。还需考虑到安全问题,挑选精锐的护卫,确保陛下和众人的一路平安。”
“嗯,你说得在理。”李隆基沉思片刻,说道,“此事由你和兵部尚书一同商议,务必周全。将士们跟随朕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归京途中,也不可亏待了他们。”
两位尚书齐声应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