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狗灵(三)

三更讲鬼 卜明语 2322 字 14天前

李大山想了想,却说:“你在家吧,你这个年纪也到找婆家的时候了,这是要去**镇上,以后你的婆家要是**镇上的,知道你是吆喝过这个的,怕婆家人看不起。”

大妮说:“咱们一不偷,二不抢,有啥瞧不起的?”

李大山摇摇头说:“人的嘴,说啥的都有,难免有喜欢嚼舌头根的,你就在家吧。”

大妮无奈,也只好听话的点了点头。

李大山看着三妮与四妮,想了想说道:“你俩跟着我去吧。”

三妮四妮对视一眼,连忙说道:“那,那给血糕吃吗?”

李大山叹了口气:“行!一人一块。”

三妮、四妮高兴的蹦跳了起来。

大山媳妇见状也没说啥,将墙边的木排车给拉了过来,在当院里用笤帚将上面的雪给扫了个干净。

李大山与大妮将装满血糕的竹筐抬着放了上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山媳妇递过来一顶狗皮帽子说:“感觉要摊黑了。”

李大山将帽子戴头上:“肯定贪个黑,不过地里路上都是雪,路也看得见,不碍事。”

大山媳妇说:“那就快去快回吧,趁血糕还是热的,早卖完,早回来,别让我们在家惦记。”

李大山点了下头,对着两个小女儿招了招手:“上车吧,重车我拉着,卖完了,车子就轻了,到时你俩拉着。”

三妮、四妮连忙上去木排车,车子往下压了压,大妮担心道:“爹,要不让她俩在路上跑吧,虽说不算大,但也是有斤两的。”

李大山说道:“不碍事,这才几斤啊?别担心了,我们走了。”

三妮、四妮对着大妮做了个鬼脸,气的大妮举手吓唬她们一下,两人赶忙吐了吐舌头。

路上的雪很滑,但李大山却走的很稳,这路上的每条车辙他都再熟悉不过了,就连它们的深浅都了然于胸。

这时候天上又开始飘雪花了,这不是个好天气,三妮、四妮在排车上冻的发抖,出来的急,忘记要条破褥子遮风雪了,两个丫头冻的小脸通红,李大山看在眼里也有些心疼,虽说重男轻女,但始终不是孩子的错。

走到半路时,见迎面走着个人,李大山就试探性的吆喝了起来:“血糕,卖血糕喽。”

那人听到了,就赶忙小跑了起来,也顾不上脚底打滑了。

李大山见状,知道今天要开张了,也拉着排车迎了上去。

两人走近之后,对面那人问:“嘿,热的?凉的?”

李大山开玩笑似得说道:“凉的我可不敢卖,这大冷天吃了可要拉肚子的。”

“行,那给我来两块,手都冻麻了。”那人使劲搓了几下手,然后伸进口袋里掏票子。

三妮与四妮连忙掀开竹筐,用干净的油纸掏出两块血糕包了起来,血糕太黏,容易沾手,而且颜色是黑褐色的,沾手上很难看。

那人见血糕还冒着热气儿,连忙付了几毛钱,之后接过血糕暖着手,接着连味儿也不闻了,张嘴就咬了一口大快朵颐了起来,一边吞咽一边说:“嘿!还怪香的!”说完吃着走了。

李大山笑了笑:“把褥子盖好,热气别跑了,今年能不能过个好年,就看卖的咋样了。”

三妮连忙将褥子盖好,四妮才九岁只知道姐姐干啥,她就干啥。

李大山又拉着排车向西出发,一直向西走,就是**镇的东大门了,进了东大门就是东街了。

天寒地冻的,街上也没多少人,这天气有人才怪。

不过街上却有吆喝卖豆腐,卖酱油,卖焦拉生(焦花生)的小贩。

这些小贩与李大山一样,都是走街串巷的满大街吆喝。

卖酱油的推辆自行车,后面挂着两个大油壶子,一个壶子里装醋,一个壶子里装酱油。卖豆腐的自行车后座绑着个大木匣子,上面用一张大白布盖着豆腐。卖焦花生的就简单多了,擓个竹篮,竹篮里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