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国子监学子的重视,前往天策府!

赵镇随手丢给了贾兰一个钱袋子。

“姑父,这?”

贾兰有些迟疑,这钱袋子里面有银子也有卷起来的银票,虽然没有打开但是以赵镇的身份来看,这笔钱绝对不少。

实际上确实不少,虽然赵镇身上一般很少带钱,毕竟走到哪里亲卫会上去付钱。

可薛宝钗还是习惯给赵镇的身上放一个钱袋。

王府家产丰厚,薛家更是皇商,所以薛宝钗往这钱袋子里面放的钱可不少,总共上千两吧。

须知贾探春等贾家小姐的月钱也才二两,可见这笔钱真的不少。

“收着吧,如果我直接给你母亲的话,你母亲肯定不要。”

“在国子监除了要认真读书之外,也不要忘记与人交际,毕竟他们大部分今后不是继承家中爵位,就是在朝中为官。”

“与他们结交对你并无坏处,当然是否深交需要你自己分辨。”

“而这交友是要花钱的,同时有钱在身才有底气,可不要因为钱财的限制将自己养的鼠目寸光。”

这就是所谓的富养了,小家小户出身的小姐,那就会被金银迷了眼。

可如果是大门大户的千金小姐,更为看重的是未来夫婿的才学,前途,以及家族势力。

这就是区别,所以赵镇不希望贾兰以后眼界有所限制。

并且这些钱对赵镇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贾兰恭敬的对着赵镇行礼,并未拒绝赵镇的资助。

因为他确实很需要这笔钱,不单单是他自己以后在国子监读书需要,就是母亲那边也用得到。

荣国府虽然并未苛待他们母子,但却也没有优待。

给予他们的是正常待遇,可如果要支持一个孩子读书,那荣国府给予的月钱根本不够。

如果不是李纨父亲乃是前任国子监祭酒,单单就是买书的花费就不是李纨可以承受的。

就因为有父亲的关系在,李纨可以找以前的闺中密友借一些藏书。

父亲是以前的国子监祭酒,李纨的闺中密友大部分嫁的也都是书香世家,自然借一些书不成问题。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了,今后贾兰在国子监读书的话,别的不说藏书绝对不会少。

这国子监的藏书,估计仅次于皇宫藏书阁。

交代完贾兰之后赵镇就离开了国子监。

京营重建,御林军重建都要赵镇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