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湿漉漉的衣角仿佛在诉说着青春的故事,补习班传出的英语听力声在街道回荡,流浪猫蹿过灌木丛带起的碎叶在空中飞舞。
我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未解之谜,那就是爷爷和那个跳楼的女孩之间的故事。
每当我想起那个墓碑,花岗岩缝隙里钻出的鹅黄蒲公英,那蒲公英的绒毛在风中飘散,如同女孩那逝去的生命,轻盈而又无奈。
想起那个女孩的父母,他们扫墓时总带着盒包装褪色的酒心巧克力,那巧克力的包装纸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思念。
我的心就会被一种复杂的情感所充斥,如同看见被暴雨打落的蝶蛹,那蝶蛹在泥泞中挣扎,让人既心疼又无奈。
我知道,这个故事背后一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像阁楼铁盒里生锈的铜锁,而这些秘密正是我心中的疑惑所在。
爷爷日记本里夹着的干枯杏花瓣,那花瓣在岁月中失去了往日的鲜艳,却依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于是,我决定在学习之余,去走街串巷,背包侧袋插着录音笔与笔记本,探寻爷爷以前的往事,青苔顺着石缝爬上斑驳的白墙,那青苔在墙面上形成了一幅幅自然的画卷。
探寻那个学生跳楼的事实,某扇木窗突然吱呀作响惊起鸽群。
我开始四处打听,在菜场鱼摊前拦住佝偻的老伯,向街坊邻居们询问,于棋牌室烟雾中捕捉只言片语。
然而,这个过程并不顺利,不锈钢保温杯重重磕在茶几上。
有的人只是摇头叹息,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似乎不愿意提及那段往事。
有的人则避而不谈,甚至用一种警惕的眼神看着我,仿佛我是一个不该插手这件事的外人,防盗链在身后发出刺耳刮擦声。
但我并没有放弃,校服口袋里的玻璃弹珠硌得掌心发痛,我坚信,只要我努力去寻找,把自行车蹬得链条哗哗作响。
便利店关东煮的蒸汽模糊了视线,夜班公交报站声撕开雨幕。
我先去了爷爷曾经居住的那个老街。
老街的青石板路在雨后显得格外湿滑,暗绿苔藓在砖缝里蜿蜒如血管,我小心翼翼地走着,避开歪斜的窨井盖,目光扫过两旁的旧宅,褪色春联残片在风里簌簌如蝶。
一位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竹篾在她皲裂的指间翻飞成雀鸟,她看起来和蔼可亲,银发簪上的玉兰沾着晨露。
我鼓起勇气上前打招呼,惊起檐下打盹的狸花猫:“奶奶,您好!我想了解一些关于我爷爷的事,他曾经住在这里,他的名字叫做落华。”